第71节_来到七零做咸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11ei.com

旁边看她们争了半天的冯奶奶被她们烦着了,最后一锤定音,施明澜夏芒母女咱百分之四十,施大姨和施小姨家各占百分之三十,如果还不同意,那就散伙吧!

于是各让一步,各方都接受了这个分配方式。

最重要的基调定下来了,剩下的就都好说了。反正现在拿多了钱出来也没用,就先决定每家先各出伍百元,做为启动资金,购买缝纫机啥的需要花钱的地方,都从这里出。然后管钱的大任就落到了夏芒头上,“施氏总经理”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闪亮登场了。

向远山和伍世良虽然没进入家族企业,但也算编外人员了,该帮的忙还是要帮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总经理夏芒和自家姨父们也不知道客气,直接就给他们两个分配了活计,那就是让两人回去把家里的缝纫机运回来。因为剩下的人手头上都有要忙的,就他们两个还闲散着,可不得逮过来就使唤吗!

大领导都发话了,两位姨父当然要支持工作,啥也没说就返回去跑腿儿去了。

第113章

一百一十三章

就在全家人热火朝天的每天忙事业中,十二月过去了。

这一个月她们陆续完成了二百多件衣服单子,一件衣服设计加上加工费,一般收一块五到两块钱,可以说收费很高了。不过施明澜当初定位就是走中高端路线,有她设计的附加值和卖点,这是别人仿不来的,所以就是贵也挡不住人来。

到现在发展到已经不止是部队大院里的妇女和姑娘们了,人口相传,特别是穿出去就抓人眼球的衣服宣传下,她们的亲朋好友也都争相过来,所以现在新接的衣服就又有百多件了。

不算新的,就十二月完成的量,夏芒算了就收入三百六十元。劳动了就得有工资呀,不然忙半天哪还有动力。

夏芒决定发工资,征询大家意见准备开个小会讨论一下时,结果从上到下均有志一同的“你是经理,不得你看着办呐”,就都给她打发了。

没办法,她只好吭吭唧唧的自己考量着给定了个工资出来。

二百件衣服,这么多人来干,大家都不用满负荷劳动,清清松松的就干完了。施明澜和两位姨妈是主要劳动力,她就给她们三人定了四十元工资,冯奶奶次之,她给定了三十五元工资,剩下她们几个小的,每人二十五元工资。

她还正式的画表格做了个工资表,在午休时给各成员过目。然后还是冯奶奶抢先发言说给她三十五太多了,她没干那么多活,要和孩子们一样拿二十五就够了。

才不是那么回事呢,冯奶奶虽比不上施家三姐妹,可比她们这帮子小的可是能干多了,大家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呢!

按着想要以年纪压人的冯奶奶坐下,夏芒提议,“现在都是民主社会了,咱可不兴那个大锅饭了,要按劳分配,冯奶奶你干多少活都有数呢,我可不是瞎给的,不然我这位置也坐不稳呐!不行咱举手表决一下?”

话还没落,唰的,包括夏芒在内的人都举起了手,冯奶奶瞪着眼,抬着手指着这一大圈小辈,最后还是着落到夏芒身上,也笑了,“你这小鬼头,当上经理了不起了,这不大伙都得要看你眼色行事了。”

夏芒一点不谦虚的嘻皮笑脸的接到,“那可不是,我可是发工资的人了,谁不服就能扣工资的。”

所有人都笑了,这工资表就算合格通过了。为了激励士气,夏芒总经理决定当场下发工资。

三位施姓大佬和冯奶奶,那都是掌家或掌过家的人了,更多的钱都拿过,就算施大姨和施小姨多年没工作,这是有生以来第一笔自己挣的钱,心里也是很激动汹涌的,可人面上掩饰的好呀。

向军早工作了几年了,都拿到快四十元的工资了,所以二十五块他拿着也是很平静,没啥波动。

然后寄梅向红向阳三只就真是没眼看了,就二十五元,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不说,特别是听自妈说这笔钱不用充公,可以叫他们私下留着时,那捧着心口陶醉和不敢置信互相掐一把确认的丢人样,夏芒捂脸。决定如果在外头他们三个还这样子,她只能当不认识他们好了。

这样工资支出有二百八十元,剩下八十元就是利润了,几位股东决定还是投入到资金里,等满一年时再结算就好了。

一月中旬的时候,通知书还没等来,却等来了另一个对她们来说的好消息。

因为高考的重新开启,再以前的政策不断被修改弃用,下乡的支青们是彻底在乡下呆不住了,纷纷找各种理由回城。城里回来的知青多了,又没有那么多岗位安置,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社会问题。

然后还是中南这边李绍毅和上头提议,做了个详尽的工作报告,探讨是否可以适当的开放下市场,允许这些闲散人员可以做些小买卖,让他们起码能自力更生,也能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这是个全国各地都面临的问题,上头也正在寻求可行的办法,这方面也在考虑中。见李绍毅的报告,一点花俏的没有,依据大量详实的数据,说明这是完全可行的方案。几次商讨研究之下,就同意李绍毅先在中南搞试点,如果效果良好可行,就马上全国推广。

于是中南省率先开启允许小规模私营的窗口,街面上开始出现最先试水的大胆吃螃蟹的人。

早就等这一天的施家众人,自然也不甘于人后,决定也该开辟下新市场了。

不过还没等她们有所行动,伍世良和向远山就先给他们瞄好了一个好项目。

其实这还得给李绍毅也记个功。这不因为向远山和伍世良决定了要参加年前平城大招干考试,那除了每天学习李绍商给寄过来的内部参考,李绍毅还觉着实践更是必不可少的。

刚好他也要做个调研,关于回城知青还有其它民生数据,于是就给两人每填像布置作业一样留任务,在会城里四处走动,记录和统计各种数据。

这不成果还是很喜人的,李绍毅往上报的提议很多数据都是这一个月两位连襟跑断腿儿给他换来的。

跑多了,他们对会城各处的了解也就很透彻。他们发现会城布料厂,因为加大了布料的供应,出的残疵率也加大了,因此每月都要处理一批不良布料。不像以前每人每年的布票定量都不够做两身衣服的,现在虽没敞开了供应,想买多少不限制,但平时做几身衣服还能轻松供应的了。

所以以前残疵小布头都有人疯抢的时候也过去了,布料厂的这些零散布头就堆了很多,卖的也非常便宜。伍世良见到了觉着以施明澜的设计能力,这些对她完全构不成难度,所以就建议她们拿下一部分,到时做好了衣服,可以拿到供销社或是百货公司代销。

起码现在在会城,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那种你爱买不买,我脸不高兴就臭的态度是改善了很多,经营方式也比以前灵活多了。施明澜设计的衣服太出彩了,是个女人就不控制不住购买欲,他不信供销社和百货公司还能再端着高高在上的态度。

施明澜听了果然动心,带着向军夏芒跑到布料厂门市部看,果然像伍世良说的,是可以规避开残疵做衣服或者拼些床品啥的。

微不可见的对向军和夏芒点头示意,两人心领神会,找到服务员问清了厂里废布料由谁负责后,就跑到了厂里找到了供应科的孙科长。因为施明澜这里只喜欢用棉麻毛类面料,现在人喜欢的化纤料子她一概是看不上的,于是就谈的现有的棉质料子。两兄妹通力合作,和这位孙科长好一番讨价还价,按三尺两毛不少于一千五百尺的价格拿了下来。

习惯了以米为单位,现在买布论尺的算法几年了还很不试应,五百米布不就行了,还非得整个一千五百尺?

第一次也不敢多拿,就要了五百米。兄妹两个都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就算是残布,五米出一件衣服,也能出一百件了。每件衣服就低了卖,最少六元能卖吧?那就是六百元的收入,这个生意很可以做得。

这样的大手笔,孙科长也很高兴。正常好面料一般在两毛左右一尺,因为是残疵面料,大概是三尺残料能出一尺好料,但这只是毛估,索性就更便宜些不要布票他们是按一毛钱九分一尺往外卖。总有图便宜的人来买,可在布料不紧缺的情况下,买的人少了量也上不去,仓库里还是越堆越多了。

现在这俩好看得不得了的小年轻一次就要了这么多,可是给他们减了不少库存废布了。所以跑上跑下的一通忙,极其高效的给手续都办妥了。

总不能这么多料子就这么大咧咧的给拉到省委大院吧?两人商议了一下,还是得先在省委大院附近找个院子,一来装料子,二来加工也该搬出来了,不然时候长了,在省委大院还是不方便。

这样就得赶紧先找院子,于是夏芒和向军挑选好了要的料子,先付了五十元定金给孙科长,收了收据,和他约好了最迟明天来拉料子后,两人就离开了。

等回去的路上,两人在离省委大院一站路时下了车,打算在这附近找找有没有能出租的院子。

这一带刚好是沿河路,以前允许私营时,这里也算是个商业街,沿河开着很多店铺,所以都是一栋栋私人的前房后院的结构。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