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 太阳内部是冷的_模拟宇宙简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首先~作为一个神棍的弟子——圣棍——咳咳!请允许我胡嗪一下:

太阳内部是冷的。哈!敝人也不是纯胡说,还是有一定道道的——

第一点:固态氢——是氢气的固态形式,其化学式为H2。在温度为-259℃时,液态氢可以变成雪花状固体,形成固态氢。

第二点: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其余还有碳、氧、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太阳采用核聚变的方式[主要是氢聚变成氦~氦再聚变成碳……]向太空释放光和热。目前人们对太阳结构的主流认识:分为两区域:6层。第一区域:太阳大气,分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第二区域:太阳核心,分对流层、辐射层、日核心。

其中第一区域:太阳大气层,分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太阳大气层三层的温度,是越往内部,温度越低,从200万度到5万度,再到4700度,到达光球之时降到4000多度。

而太阳由外至内——密度越来越大,太阳核心的密度非常高。

在极致压力下,太阳内部很可能有一层是固态氢构成的晶体物质。

而再里面是氦层,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摄氏度的时候,液态氦变成像水晶一样的透明,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潭死水。

卡美林·奥涅斯是第一个得到液氦的科学家。

对于一般液体来说,随着温度降低,密度会逐渐增加。卡美林·奥涅斯使液态氦的温度下降,液氦的密度增大了。液态氦开始起泡[水结冰也起泡~这是水中其他气体溢出],卡美林·奥涅斯把这种冒泡的液态氦叫做氦Ⅰ,

但是,当温度下降到零下271℃的时候,液态氦突然停止起泡,同时密度也突然减小了。这是另一种液态氦。卡美林·奥涅斯把后一种静止的液态氦叫做氦Ⅱ。

他把一个小玻璃杯倒按在氦Ⅱ中,玻璃杯由空的渐渐装满了。而他把这个盛着液态氦的小玻璃杯取出来,正立时,玻璃杯底下出现了液氦,但是不一会,杯中的液态氦就“漏”光了。

氦Ⅱ能够倒流,它会沿着玻璃杯的壁向高处倒流。此现象只能在低温状态下才会发生,名为“超流动性”,具有“超流动性”的氦Ⅱ叫做超流体。

后来,许多科学家研究了氦Ⅱ超流体这种怪现象,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比如1938年阿兰等人发现的氦刀喷泉。在一根玻璃管里,装着很细的金刚砂,上端接出来一根细的喷嘴。将这玻璃管浸到氦Ⅱ中,用光照玻璃管粗的下部,细喷嘴就会喷出氦Ⅱ的喷泉,光越强喷得越高,可以高达数厘米。

氦Ⅱ喷泉也是超流体的特殊性质。在这个实验中,光能直接变成了机械能。

在液氦的温度下,在一个铅环上放置一个铅球。铅球会好像失重而飘浮在环上,与环保持一定距离。在同样的温度下,把磁铁慢慢放到一个金属盘子里去。当磁铁快要碰到盘子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磁铁浮在盘子上,若此时轻轻拍打磁铁,它会自行旋转。这种现象只能在低温观察到,高温下不会产生。

卡美林又将温度进一步降低,试图得到固态氦,却并没有成功——固态氦是1926年基索姆用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的方法首先得到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