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面色平静,双眸之中古井无波,似是隐藏着无穷的智慧。
看着面前捻须微笑,目光平静如水的贾诩,李儒心中翻江倒海起来,百转的心思打定主意要将贾诩如何留下来。
沉默片刻之后,李儒对着贾诩说道;“文和,我见你是一见如故,而你我同有一表字相通,我称呼你为兄长如何?”
贾诩略做思索过后,笑着对着李儒回道,“感谢李大人如此重视吾,小人感激不禁。但长幼尊卑自古以来就是一道门槛,先贤有言,《礼记.乐记》之中记载‘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辈分的差别,地位大小的不同,我们要去遵循他,而不能去破坏。大人官职在身,而吾一介布衣,岂敢僭越乎?”
贾诩话语落地,李儒明显的一顿,他没有想到贾诩会用古代先贤的话语来反驳他,这让他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而棉花却是直接具有剧烈的弹性,棉花没有事,而出拳之人被打的头破血流。
见到李儒有些为难的神情,贾诩微微一笑,而后抛出了自己的话题。
“李大人,吾有一问,大人可否解答一下我的疑惑?”
“文和,你且问来,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完贾诩的话,李儒立刻正襟危坐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关乎到自己是否有着收服贾诩的可能,毕竟这种桥段李儒在后世的时候再各种电视剧和小说之中都有见到过。特别是古代的一些谋士准备投奔明主的时候都会问上一些问题。
贾诩看到李儒的一幅严肃的等待着自己的发问,心中也是比较满意。眼中精光闪烁,略作思索后便是问道;“李大人,不知你对这天下大事如何看待,认为接下来大汉天下会如何发展?”
果然和自己心中所想一样,作为一位有谋略的文士,对于自己的明主首先要考量的必然是其大局观念。
沉吟片刻之后,李儒笑着说道:“文和,既然汝如此发问,我便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你的第一问。一是从整个大汉王朝本身来说,如今汉室衰微,人才凋敝,再加上内有宦官乱政,外有外戚干权,民不聊生,可以说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二是从帝王本人来看,然而自灵帝以来,帝王昏庸无道,痴迷于美色之间,不理朝政,致使国无所依之人;三是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各封地、州府、郡县都已然不听政令,朝廷的威信早就降低到了顶点,各州府刺史等都已经在所管辖之内招募军队,囤积粮草,早已经成为了国中之国,皇中之皇。”
顿了顿,李儒接着说道:“故此,就我来看,大汉王朝岌岌可危,但也不会一时就会泯灭,毕竟皇室的大义还在。不过,自黄巾以后各诸侯便会拥兵自重,最终加速大汉王朝的消亡,乱世即将到来。”
“不知我对你这两问回答可还满意。”
李儒话音一落,顿时,贾诩眼神之中充满着震惊。作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智者,他想到的可能就有所不同,不过像是李儒将当前的局势分析的如此透彻的,恐怕难出其右。
虽然李儒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像是贾诩这样的老狐狸他是不会轻易选择自己所追随的对象的。
摇着手中的蒲扇,贾诩脸上露出了凝重地表情,而后继续问道;“既如此,李大人打算在这乱世之中该何去何从?”
gu903();李儒没有立马回答贾诩的话,虽然他心中早就有了贾诩想要的答案,但是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手指轻轻地击打着桌角,眼中首次露出深思之色。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