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才开口道:“太后可还记得孙家威?”
听到这个名字,太后不禁有些晃神,“是孙家三房的长子……哀家这兄长可是犯了什么糊涂事?”
孙家以前是胶东一带的小士族,从太后那一辈开始算的话,她是孙家二房的庶出女,而孙贵人则是二房嫡长子的嫡女。
因为她做了太后的缘故,二房直接留在了京城扎根,而大房和三房则是在胶东内继承家业。
胶东其他士族忌惮于她太后的名号,对孙家多有忍让,这才让孙家成为了现在的大士族。
如今孙家的族长是大房的人。
而孙家威正是三房的长子,好像是在胶东混了一个小官,她记得应该是个中县县令?
皇帝闻言冷笑道:“糊涂事?”
“他为官不正,在胶东一带迫害百姓,强迫百姓买卖田地,以一百文钱一亩地的价格吞没了足足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二亩地。”
“你说他这犯的是糊涂事?!”
宣国虽然重文重武,但并不意味着轻农。
国家律法写明了,籍书是在村内的百姓家中,一旦有男子成丁,便可分得十五亩田地,八成的田地都只能种植粮食,而且田地不能进行买卖的,只能是血亲继承。
当然,若是有特殊情况,如生病急需药钱,家中有人病逝拿不出下葬费等正经事由,皆可让里长上报所属衙门,衙役查实后,便可以在衙门签订田地售卖的契约。
结果孙家威为了强迫百姓买卖田地,私下雇人去殴打百姓,让百姓以“生病急需药钱”的理由去上报,然后利用职权在衙门签下了——一百文钱一亩地的价格的不合理契约!
虽然因地方差异,田地有好有坏,但也不可能贱价到一百文钱一亩地。
而失去了田地的百姓,一部分跑上了山头落草为寇,一部分成了流民和乞丐,少数部分签了卖身契,给人当奴仆去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