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王小波_1978合成系文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但对于赵振开和江弦来说,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令人欣喜了。

江弦立刻大手一指,开始向着影视方面进军,继《今天》杂志以后,又创办了“今天影业”。

在江弦的经纪人马歇尔的介绍下,“今天”先签下了已经荒废好几年的李安。

嗯,换句话说,现在诗人北岛、作家阿城、导演李安,都是江弦的员工。

其实一开始李安也犹豫来着。

毕竟马歇尔当初给他画的饼,可是好莱坞那个级别,而且以他的水平,就算过得再落魄,似乎也不应该加入这样一个刚成立的小影视公司。

但是“今天”给他透露出的信息,又让李安愿意赌上一把。

因为“今天”是江弦创办的。

哪怕不看《今天》杂志目前在全美的名气,就冲着“江弦”的名字,李安也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谁能保证江弦不会是第二个斯蒂芬.金呢

而且加入“今天”还有一个好处:

这毕竟是中国人的企业!

李安太讨厌那些来自美国社会的排挤,“今天”对他来说,或许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话说回江弦这里。

既然开始从事电影方面的事业,那么坂本龙一这么优秀且还没扬名世界的配乐师,他怎么能错过呢

能收入囊中,当然是要收入囊中的。

“你们吃完了没”

“我们要下班了。”

酒局喝到东兴楼的服务员都一脸不耐烦。

碍于坂本龙一是外宾,服务员说话这才客气了许多,要就是江弦的话,说不定这会儿拳头都招呼上来了。

“我们这就走。”

江弦作个揖,悻悻离开。

坂本龙一完全喝多模样,走路都左脚绊右脚,江弦扶着他上车,让徐晨辉帮忙把他送回剧组下榻的建国饭店。

眼看时间很晚,也就不回家了,回到自己的酒店房间,就在贝托鲁奇的房间隔壁。

让江弦奇怪的是,贝托鲁奇的房门大开着,里面亮着灯。

扫了一眼,制作人托马斯竟然也在,还有几个老外,一群人在屋里似乎正因为资金的事情激烈的争吵着。

“我们都拍到这里了,你们不能妨碍我们!”贝托鲁奇粗红着脖子怒吼。

“我们不能再允许你这样拍摄下去,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对方语气冰冷。

江弦听了一会儿大概听懂了。

来的人是托马斯签的保险公司的人。

这些人过来查账。

不查不要紧,一查,两边都不爽。

《末代皇帝》简直是在烧钱!

钱费的速度比蒸发都快!

现在这家保险公司准备查封摄制组。

贝托鲁奇当然不乐意。

因此双方在房间里激烈的正朝着,制作人托马斯则从旁周旋。

没办法,《末代皇帝》为了避免被资本干涉,所以从一开始就没让好莱坞介入。

这么宏大的电影,没有好莱坞的支撑,拍摄起来当然是寸步难行。

毕竟对于现在来说,好莱坞的拍摄条件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条件。

听到保险公司的人又重新和贝托鲁奇签下了一份协议,暂缓了这次矛盾的发生。

江弦微笑和贝托鲁奇打个招呼,没急着去干涉,自个儿回到房间休息。

只不过在心底隐隐有了些新的计划。

美国。

34岁的王小波今年刚刚取得了硕士学位。

他是两年前跟着妻子一块儿来到美国的,生活过得相当不易,日子一度非常拮据,有时不得不去中餐厅打工交学费。

还好这样的日子他熬了过来,在匹兹堡大学东亚系留下了国学硕士文凭。

这个选择也让他遇到了一生的贵人,也就是他的导师许倬云。

许倬云有先天的残疾,生下来时手心朝下,脚心朝上,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手脚的姿态。

后来他在手术台上被大卸八块又装了起来,勉强可以行走,还成了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

在他的帮助下,王小波在淬炼文字上下了极大的功夫。

还有他在写一本小说,一本名为《黄金时代》的小说。

这本正在创作中的小说,也得到了他导师的修改。

“我要写一部和他们的小说都不一样的小说。”王小波给妻子分享说。

“能有啥不一样啊”妻子李银河有些无奈。

不过她也知道丈夫心中有傲气,国内很少有能被王小波看得起的作家,也很少有能被王小波喜欢的作家。

像是张爱玲,王小波就说过,他特别不喜欢,他觉得小说可以写痛苦,写绝望,但不能写让人心烦的事。

还有江弦的那部《棋王》,虽然名声斐然,但在王小波眼里就是“这篇小说写得很浪漫,我这辈子下过的棋有五分之四是在插队的时候下的,同时我也从一个相当不错的棋手变成一个无可救药的臭棋篓子,现在把下棋和插队两个词拉在一起,就能引起我的反感,我绝不肯把这样无聊的事情写进小说里。”

当然了,江弦也不会因为这样的评价觉得伤自尊心,毕竟王小波不喜欢的人太多了,像是苏东坡,有人问他,你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呢,还是喜欢他的书法王小波说,都不是,我喜欢吃东坡肉,东坡肉炖的很烂,肥而不腻,的确很好吃。

除了苏东坡,孟子也被他点过名,王小波说,《孟子》内容无可挑剔,只是很没有意思,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不和他握手。

总之,能被他看上的人少之又少。

“包里是什么东西”王小波注意到桌上的手提袋。

“杂志。”

李银河道:

“我从图书馆取了些国内的杂志回来。”

“杂志”

王小波翻开袋子,从其中抽出一本《城》。

《城》毕竟位处沟通外洋之地,因此在国外还挺容易入手。

他坐下来,看到是1986年第7期,简单一翻,在首页便看到一篇署名为江弦的小说:

《无主题变奏!》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