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_三国演义书写传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董卓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寒意。他手中的宝剑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怒火,静静地躺在鞘中,等待着出鞘的时刻。李儒匆匆走来,语气急切地说:“主公,此时事态未明,不可轻举妄动,否则恐生变数。”

袁绍,他的目光如同刀锋一般锐利,手中的宝剑宛如他坚定的意志,他在百官面前大声告别,随后转身离去,将节杖悬挂在东门之上,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朝着冀州的方向急速驰去。

董卓转向太傅袁隗,语气冷冽:“你的侄子,确实无礼至极。然而,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暂且放他一马。至于这废立之事,你以为如何?”

袁隗身体微微颤抖,但仍尽量保持镇定,回答道:“太尉的高见,自然是无懈可击。”

董卓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扫过,声音如雷:“若有任何人敢阻挠我的大计,休怪我董卓不客气,军法无情!”群臣被董卓的气势所震慑,纷纷跪地表示:“我等愿意听从太尉的吩咐。”

宴会结束后,董卓转向侍中周毖和校尉伍琼,问道:“你们看,袁绍此去,会掀起什么风浪?”

周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袁绍虽然离去,但他的心中充满了不满。若是我们追捕得太紧,恐怕他会狗急跳墙。袁家四世积累的恩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他能够聚集豪杰,号召英雄,山东之地,未必能稳操胜券。依我看,不如宽恕他,甚至可以任命他为郡守,以此安他的心,也免得生出是非。”

伍琼也点头赞同:“袁绍虽然善于策划,但缺乏决断力,不足为惧。我认为,加封他为郡守,正是收服民心的良策。”

董卓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了点头。他决定采纳两人的建议,立即派人前去,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这样,既可以避免眼前的冲突,又可以稳定袁绍的心态,为未来的局势留下一丝转机。

九月的朔风送来了凉意,嘉德殿上,皇帝刘辩被请上了殿堂,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等待着接下来的一幕。董卓手中紧握着宝剑,眼神凌厉,他站在众人之中,高声说道:“天子柔弱,不足以治理天下。今天,我有一份策文,应当向大家宣读。”

于是,董卓命令李儒上台朗读策文。李儒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他读道:“孝灵皇帝早早地就抛弃了他的臣民;如今皇位有了新的继承人,四海之内都在殷切期待。然而灵帝天生轻佻不稳重,缺乏应有的威仪和严肃,居丧期间更是懒散怠惰:他的不良德行已经昭著,不配享有至高无上的皇位。皇太后缺乏母仪之范,处理国政杂乱无章。永乐太后突然去世,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天地的纲纪,难道就没有缺失吗?陈留王刘协,圣德昭彰,恪守礼法;居丧期间表现出深深的哀戚,言行举止皆端正无邪;他的美誉传遍天下,理应继承伟大的帝业,成为万世的统治者。现废除皇帝的称号,降为弘农王,皇太后应归还政权,我们请求拥立陈留王为新的皇帝,以顺应天意和民心,慰藉亿万生灵的渴望。”

李儒读完策文后,董卓大声命令身边的侍卫将皇帝刘辩扶下宝座,卸去他的玉玺和绶带,让他面向北方,长跪在地,自称臣子,听从新皇帝的命令。接着,董卓又呼唤太后卸去皇后的服饰,等待新的旨意。

皇帝和太后都放声大哭,群臣们无不动容,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幕,无疑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天下大势,从此有了新的变化。

在殿堂的台阶下,一位大臣怒火中烧,他大声吼叫:“贼臣董卓,竟敢做出欺天之举,我愿以颈血溅洒于你!”他挥舞着手中的象简,勇敢地冲向董卓。

董卓目眦欲裂,愤怒至极,他大声命令武士将该大臣制服。这位大臣原来是尚书丁管,他的眼神坚定,毫无畏惧。董卓下令将丁管拖出去斩首。

丁管一路上高声骂不绝口,他的神色从容,毫无改变,即使面对死亡,他依然保持着一名忠臣的气节。

后来的人为之感叹,写下了诗句:“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诗中赞扬了丁管的忠诚和勇敢,他在乱世之中,依然坚守正道,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董卓请陈留王刘协登上大殿。群臣纷纷行礼朝贺,场面一度庄严肃穆。董卓随后命令将何太后、弘农王以及帝妃唐氏送至永安宫,妥善安置,同时封闭了宫门,严禁群臣擅自入内。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