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位背景:
-太康四年(前2048年),有穷国国君后羿趁夏王姒太康前往洛水以南打猎之机,攻破夏都斟寻,自立为王。但不久迫于诸侯的压力,他只好把帝位让给夏王族的后人。当时姒启的六个儿子都还健在,老二元康和老三伯康不学无术、头脑愚笨,只有老四仲康身体健壮且野心勃勃。于是仲康暗中活动,由几位老臣出面推举他为新王。后羿同意让位,但要求夏王朝免除有穷国的赋税,且每年要向有穷国提供双倍的赋税,仲康为了坐上帝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在位作为:
-初期举措:仲康正式即位称王,号仲康,改甲寅年(前2047)为仲康元年。即位后,他立刻派人前往阳夏迎请帝太康回国,并声称愿意将王位还给太康,但太康坚决不肯回国。同年,仲康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
-日食事件:仲康五年(戊午,前2043年)秋九月庚戌日(12月6日),夏朝国都发生日全食,白日如同黑夜,人们十分恐慌。有人上奏称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废时乱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仲康闻奏大怒,命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胤侯了解后发现两人并未喝酒误事,日食是正常天象,但愚昧的仲康不信,仍将他们治了罪。
-封伯封侯:仲康六年(己未,前2042年),他任命颛顼之后已樊为诸侯,封于昆吾(今河南濮阳市),称夏伯。昆吾氏后来发展成为夏王朝的重要同盟军。
3.与后羿的斗争:
-矛盾激发:仲康七年(庚申,前2041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夏王朝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仲康认为已有能力与有穷国相抗衡,便宣布不再向有穷国纳贡,并且命令有穷国继续向夏王朝交纳税赋。这一行为激怒了有穷国国君后羿,后羿再次率领本国军队入侵夏后氏领地。
-偏居一隅:夏后氏军队节节败退,有穷军队眼看就打到夏都斟寻。仲康九年(壬戌,前2039年),在夏伯己樊的帮助下,仲康以帝丘(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为都,开始了偏居一隅的统治。
4.去世:
-仲康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路史后纪》),卒于仲康十八年(辛未,前2030年),终年六十岁。王号仲康,尊号后仲康,谥号帝仲康。他死后葬于安邑附近。
夏朝仲康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如下:
1.政治方面:
-权力受制:太康失国后,仲康虽被立为夏朝君主,但实际上是有穷国国君后羿所立的傀儡,权力受到后羿的极大制约。后羿掌控着夏朝的部分实际权力,仲康在政治决策上缺乏自主性,国家的重要事务往往受到后羿的干预和影响。
-内部矛盾与权力斗争:在夏朝内部,不同势力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权力斗争。启的儿子们之间对于王位的争夺在太康时期就已经存在,这种内部的不稳定性延续到了仲康时期。并且,一些大臣和贵族可能也对仲康的统治地位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这使得夏朝内部的政治局势较为复杂。
-政治举措:
-加强军事建设:有穷国的入侵让仲康认识到军队的重要性,他任命胤侯为大司马,掌管六师,在国中征青壮年入伍,有计划地进行军事训练,以提高夏朝军队的作战能力,试图增强自身的实力来对抗外部威胁和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整肃天文历法官员:仲康五年,发生日全食现象,当时有人上奏称主管天文的羲氏与主管历法的和氏终日沉湎于酒,玩忽职守,致使废时乱日。仲康闻奏大怒,命胤侯领兵去逮捕他们,虽然后来发现两人并未喝酒误事,但仲康仍将他们治了罪。这一事件反映出仲康对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视,以及想要通过整顿官员来加强统治的意图。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