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初九 下_糊清灭洋18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李林杨心说自嘲,我这也是靠联姻结网了。再说一遍,自家黑儿子能娶个总兵家的千金,李林杨是满意的不得了不得了。

try{ggauto();} catch(ex){}

自家儿子,再黒,也是亲的。而且,小黑淳朴,品质极好。

李林杨讪着老脸,还很不知耻的对丁槐好一番解释:“俺家小黑虽然黑,可是,将来你有了外孙外孙女,肯定就不黑了。”

丁槐:“黑也是亲的。”

李林杨道:“对,对。不过,下一代真的不会很黑,不信?俺家小花(李花)就不黑。”

当爹不容易啊,李林杨都胡乱解释遗传学了。不过,小女儿李花,的确不“很黑”。

而且吧,这些年李林杨发现,好像他以前的有关遗传学的知识,并不完全正确。

中法战争中参战的小黄丁嘎啦,和东亚女人结婚,仅仅两代(四分之三华人血统),就生出了和华人几乎没区别的几个儿女。

另有华人和姓丁的黑妞结婚,也仅仅第二代(四分之三华人血统)就生出来了不算黑的儿女!当然,这种现象很罕见就是了。

甚至有华人娶了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女人,生出的子女几乎和华人没有区别(其实还是有的)。

更神奇的是,有一华人娶了黑人女子,生出的子女,竟然有华人肤色的!虽然十多年来只出现一例!

定下亲事,李林杨当即命令班达营归丁槐指挥,李巴克担任联军参谋长,即刻开始对即将发生的战斗进行推演、设计,演习。

论军事水准,李巴克作为红旗军仅有的三个军校毕业即少尉的精英之一,毫无疑问是相当强的。虽然,李巴克担任营长有特殊原因,比领头羊刘仲武还早。但若论李巴克的指挥能力,战术策划能力,并不次于刘仲武和陈振两人。甚至,李巴克的军事能力堪称天生。或许是遗传因素,他不仅完全不似其他小黑,智商相当高,一丝黑人的蠢笨都没有。而且,在战斗中,在演习中,李巴克展现出一种天赋:他有着惊人的战场直觉!

虽然李巴克并没有名列李林杨小本本上的“五大将种”之列,但那是因为李巴克是黑人,是要回非洲的,并非李林杨对其评价低!

在不同人的眼中,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作为李黒的叔叔辈,周纲吉等人对朴实的李黒可是非常喜欢的,在他们看来李黒娶个总兵家的非嫡长女儿,是受委屈的。不过,参谋长周纲吉对李林杨的意图非常清楚,也明白李林杨为何不遗余力的拉拢丁槐。

归根结底一句话,兵力!

目前,日军北线,乃是第六师团的大寺安纯少将,以一个多旅团的兵力,已经摆开阵势进攻摩天岭。

南线,日军第二师团两万余兵力(其中有军伕约四千)分为两部,但进攻路线足足六条。

主力一条乃是山口素臣带领的整整一个旅团的兵力,很快就要攻打虎口火焰顶阵地。该阵地,红旗军驻守有一个轻步兵七团,团长韩堂。

其余五条,一条乃是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围攻佛顶山我军炮兵阵地。其他四支部队,兵力不等,全都是迂回部队,战略意图很明显,要扫清威海卫战场外围。绕个大圈子迂回到北邦炮台的西侧,切断北邦炮台守军的退路。

最靠外(南)的一支日军,乃是一个日军骑兵联队,就在今天早晨,这支骑兵在文登城下打了个旋,开了几枪。骑兵没法攻城,但日军骑兵也没有放弃,而是开始扫荡周边,为攻城做准备。

文登县城以及文登南部的丘陵地带乃是红旗军的重地!那里不仅有数以万吨的物资弹药,还有包括荣成百姓在内的数万老百姓,绝不容有失!轻十团李大臣部,轻六团鲁安部以及两营补充兵和大车厂工人,合计五千余人负责驻守红旗大车厂和文登县城。指挥官是轻六团团长鲁安,估计很快就会和日军交火。

而轻九团,冀红海部,现在已经被派往宁海(牟平)龙门港。

日军是有两栖登陆能力的!如果日军利用海上优势,机动包抄红旗军后路,最佳登陆地点就是宁海龙门港。作为红旗军轻步兵团中,训练等各方面仅次于轻步兵一二三四团的一个主力团,担任如此艰巨的任务,并非李林杨不知轻重,而是经过好一番斟酌,深思熟虑的结果。

其他部署,有北邦炮台两个团,轻步兵一团,吴天行,轻步兵五团阎光明。

威海卫城一个团,轻步兵二团,郑长歌。

长峰营一个团,轻步兵三团,陈更锡。

以上共计动用了八个轻步兵团,而主力的老八营乃是用于决战的主力,至此,红旗军只剩下一个团的机动兵力,也就是轻步兵四团周冠军。这唯一的一个团机动兵力,也并非机动,兵力投放也早已确定:那就是作为火焰顶阵地的守军(丁槐与李巴克夺回阵地之后)!在战场设计中担任打援任务。

甚至,连昆嵛山基地,都只能靠宣抚系统几百名宣抚员带着补充兵,新兵(红旗军一直在招兵)守卫。要知道,红旗军的野战医院就设在昆嵛山基地!

至于计划中要从火焰顶阵地撤退的轻七团韩堂,一则该部的战斗力相对弱,二则,司令部手中的真正预备队就是这个团了!打仗,没有预备队怎么行!

海军陆战队一个营,其实目前充当的角色是司令部直属卫队。

“兵力,还是紧张啊!”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