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孙十万和授兵制_单机南北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有一些家族甚至在传承中丢了姓氏,或者使用当地人的姓氏。

来敦煌的人中,也不全是甘凉西军,其中还有一些不满高昌王室统治,被高昌王塞进来的异族,也都被打包送到了敦煌。

对于这些人,苏泽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赐姓。

那些还保留汉人姓氏的,就让他们保持原来的姓氏,而忘记姓氏或者使用胡姓的,苏泽都赐予新的姓氏。这三千人中,能选为精兵种子的士兵和家人,全部被苏泽赐予苏姓,苏泽以孝文帝授田制度为标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授田。

独身的男丁或者未婚配的女子没有田地可授,男丁授予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

这条政策自然是鼓励这些新归附的人口组成家庭,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有了家庭的牵挂,才能更好的努力生活。

苏泽敦煌以南建立三长村,任命三长造丁册和田册,并没有将这些精兵种子招募入伍,而是让他们开荒土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只是偶尔在农闲的时候,才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

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这些归附的人和苏泽这个集团建立联系,战场上才会更加拼命。

苏泽今天来的这个村子全部姓苏,位于【劳民伤财的西域相水师】苏淼建造的引水渠一期工程边上。

村三长都跟在苏泽身后,在检查了田册丁册后,苏泽竟然带着一众下属来到了田间,吓得村三长赶紧跟上。

虽然没赶上春耕,但是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碌,翻整土地,修建灌溉设施,一副忙碌的景象。

苏泽又向身边的安娘子问道:“牛都授下去了吗?”

安娘子说道:“敦煌郡的户科已经将牛授予了百姓,五户为一保,一保共用一头牛,这些牛算是官府借给他们的,老病伤死都要向村三长报告,然后报告给敦煌城。”

安娘子的记忆力极好,她说道:“这个村子上报病死耕牛一头,是半月前苏一指苏神医来给另外一头耕牛治病发现的病牛。”

苏泽点点头,苏一指这家伙虽然有【佛手魔心】这个词缀,但是他也不是随便乱杀的。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挑选最有希望治愈的牲畜来治疗,处死已经治不好的牲畜。

苏泽让他带着弟子巡视各个村子,倒是也发现了不少治不好的染疫牲畜,反而拯救了更多的牲畜。

苏泽对于这个村子的建设还是很满意的,他对着安娘子,也是对着身后的村三长说道:

“耕牛要多加强巡视,禁止转授,私授,私自屠宰的现象,一旦发现就要重罚。”

苏泽知道,任何一个体制在创立初期总是高效并且廉洁的。

但是随着运转时间久了,就会滋生腐败和低效。

所以乘着现在手下官僚机构规模不大,还能相对清廉的时候,将前期的蛋糕尽可能坐大,等到真的打起仗来,自己要领兵出征,就顾不得后方了。

这些日子,苏泽也抓了一批腐败的吏员和村三长,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手下的官员都保证了清廉。

“去下一个村子吧。”

苏泽离开忙碌的农田,向着下一个村子而去。

下一个村子的人都姓慕容,这个村子规模比刚才那个苏家村小,分到的土地也是引水渠支流的土地,但是这个村子同样充满了干劲。

到了这个村子,慕容绍宗就带着苏泽介绍起村子的情况,因为这是苏泽“授兵”给他的村子。

授兵制度,其实可以发源于东吴孙家使用的制度。

不过东吴的授兵制度弊端也多,苏泽现在也只是权宜之计,也修改了东吴授兵制中的一些问题。

当年孙策起家的时候,麾下不过数千人,其中还包括了从袁术处讨还的“孙坚旧部千余人”,势力十分孤弱。

更大的问题是当时孙策的名望和职位都很低。

他不是刘备这种中山郡王之后,也不是曹操这样的世家子弟,讨伐董卓的时候就是一方诸侯身份了。

孙策的官职很低,恰恰和现在的苏泽一样,他这个安西将军只能授予十名朝廷正职,而军中职位也就是听起来好听,没有俸禄和实质上的好处。

而官员制度,也不是现在的苏泽可以轻易修改的,只要他没有造反,就必须按照朝廷的规定来。

所以苏泽用了孙家的“授兵”制度,就是将一个新建的三长村,作为预备兵员授予手下。

比如这个全部都改姓慕容的村子,其中适龄可以作为预备兵员的男丁是五十人,苏泽就将这个村子的预备兵员授予慕容绍宗,等日后军队扩编,或者需要征调补充新兵的时候,慕容绍宗就可以从这个村子里征募。

不过除了预备兵员这一项之外,这个村子的赋税和民政权,并不像是孙吴的采邑制度那样直接封给慕容绍宗,而是掌握在敦煌的官府手里。

也就是说慕容绍宗所拥有的,不过是这个村子的征兵权这一项而已。

这自然也是吸取了孙吴的教训。

孙吴就是因为“授兵制”的原因,士兵作为将领的个人资产,导致所有将领都追求个人资产,在讨伐软柿子山越,人人争先,因为只要讨伐了山越就能获得军功和更多私兵,自己的地位就更稳固。

但是在对外作战,一塌糊涂,将领作战的时候都更保存自己的私兵,不愿意为国家消耗自己的实力,这才有了孙十万合肥之败。

其实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上,西魏的八柱国制度,也是这种“授兵制”的翻版。

而在西魏对北齐的邙山之战中,在先取胜获得巨大优势后,宇文泰本部刚刚露出劣势,其余的柱国大将军就立刻开始赛跑大赛,争先恐后抛下友军逃回关中。

这其中自然有军事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西魏的柱国大将军制度,也是一种授兵制度,独孤信和李虎这样的柱国大将军,更愿意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为宇文泰拼命。

因此,苏泽的授兵制,授予的只是预备役的补充兵员,也剥夺了赋税收入。

但权力与义务也是相等的,日后这些士兵参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也都是官府提供,而不用慕容绍宗私人出钱。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也是苏泽目前用来调动麾下将领积极性最好的办法。

慕容绍宗平日里也经常会来这些村子巡视,毕竟这里的良家子都是日后自己的兵,解决他们的问题,日后在战场上他们也会更加拼命。

根据之前的功绩,苏泽给侯景“授兵”二百,合计四个村,都赐姓侯。

慕容绍宗、李存真、王惠、杨宗甲、孙大眼各“授兵”一百,合计两个村,都赐各姓。

就在苏泽巡视乡村的时候,凉州刺史元彧的使者赶到敦煌,迫切的要求见苏泽。

只能说制度没有万世法,军镇制度在设立初期也都是好的,变成六镇这个样子,只能说前人过分相信了后人智慧。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