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苏泽有些犹豫的,是苏绰这些年来过于劳累,已经累坏了身体,明明是自己的同门师弟,看起来却要比自己苍老不少。
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诏令,拥有封驳权,最高长官为侍中,这个位置倒是没有给苏亮。毕竟兄弟二人,一个负责起草诏书,一个负责封驳诏书,实在是太过于哈人,苏绰也不敢就任侍中。
这个职位苏泽给了于谨。
作为功臣中的武将之首,于谨也是做过郡守,算是熟悉政务的。
实际上虽然门下省有封驳之权,但是在国朝定鼎时期,这项权利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谁敢封驳开国君主的诏令啊?
不过门下省不是没有权力。
苏泽将御史台交给了门下省。
原本作为临时御史职位的检校郎,直接转为了御史。
王思政兜兜转转,又坐回了御史中丞,成为御史之首,归门下省管理。
此外又设散骑常侍、谏议大夫,都是负责讽谏的官员,另外史官也设在门下省内,负责掌管起居注。
尚书省则成为最大的行政机构。
尚书省因为诸事繁杂,掌管为左右仆射,分别掌尚书省的一部分事务。
苏泽对北魏尚书省下的机构进行了简并,从十三曹变成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又在六部设尚书,负责六部的局势事务。
苏亮就任尚书右仆射,出人意料的,苏泽将尚书左仆射的职位给了侯景。
只不过如今南征在即,苏泽让侯景留在江陵。
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三省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
苏泽又在内廷和外廷之间设政务堂,由宰相们合署办公。
其他部门的改革就是在这个框架上进行的调整,自然不必赘述。
此外苏泽最大刀阔斧的地方改革,就是撤并了郡这个行政级别,改为州、县两级,此举自然是减少了地方上的大量冗员,但是苏泽也不是一味“裁员”,他也将州县的一部分吏员,也都纳入到吏部的管理之中,简单说是就是增加了这些衙门中“吃皇粮”的吏员数量。
这样做自然是为了加强官府对地方的管理,而规范吏员的人数,反而是避免官员上任携带帮闲,或者用本地乡绅来管理地方,对百姓造成更大的负担。
这一套改革方案,在这两年前其实已经施行过了,推行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两年间,苏泽为了筹划天下一统,不知道在唐王府开了多少次会,如今也不过是将这些会议都搬到皇宫中去开,大家从唐王的大臣,变成了朝廷的大臣罢了。
甚至事情还是那些事情,除了少数人事上的调整之外,基本上也还是同样的人在做同样的事情。
这些改革都没有引起太多的波折,接下来新朝成立最重要的事情,自然就是南征了。
之所以两年前没有南征,就是苏泽为了更有把握的拿下南朝,也是为了饱受战乱的北方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两年之期已经到了,这两年也是风调雨顺,府库中已经堆满了粮食,折冲府的士兵也训练了两年,工部打造的甲胄武器也已经塞不下了。
苏泽宣布在这个时候南征,几乎没有遭到任何反对。
乾元元年,四月十日,苏泽亲自领兵前往江陵。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