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我大清以八旗为本
即使是在广东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省份。
大力推行、发展工商业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这个阻力不只是来自于朱明王的明王府,还有来自本地士大夫阶层。
在思想上,长期实行以农为本的中国社会,工商业属于末业已犹如思想钢印一般根深蒂固。
在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当然是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意义的。
然而在这个大航海时代。
固守传统的思维,抱残守缺,只能被这个时代抛弃,淘汰。
在历史上。
中华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惨烈的历史。
国耻。
内乱。
革命。
朱道桦当然清楚,如果在广东这样的长期能够和外界接触的省份都无法把自己的大工业计划推行下去的话。
那么在别的更加传统、保守的区域会遇到的阻力会可想而知。
先在广东作为试验田,在成功之后才能推行到全国。
朱道桦认为在这一点上,还是采取更为谨慎稳妥的态度,每一步,都必须要走的小心。
他取得广东的过程没有怎么流血。
所以,他现在进行的,是一场改革。
一场渐进式的改革。
这一场会议结束之后。
明王府就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对广东地方的梳理。
首先是收回了各地的黑社会武装,然后进行了一场陆海军军官学院和政务官大学堂的临时考核,招收的对象当然就是天地会的大佬们的子嗣以及在黄埔战役之中就及时反正的本地团练武装的头领们的家族子弟。
然后就是将在广东收缴上来的旗产、清朝官员的田产进行分配。
首先获得分配的当然是明军的士兵,随后是在平定广东的过程中有功劳的地方义民武装。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
明王府方面还组织了工厂的搬迁。
由于清廷的禁海和迁海迁界的政策,导致珠江河口附近的沿海区域和沿海岛屿成为了海盗活动猖獗的区域。
不过明军收编了部分海寇,同时又强力清剿了活跃在珠江口和广东沿海的海贼。
这些沿海区域就成为了人口相对没有那么稠密,甚至许多挨着大陆的岛屿都成了无人岛的存在。
这就让工厂的搬迁选址非常方便了。
造船厂、冶炼厂、机械厂、枪炮厂等都搬迁到了被大屿山岛。
而像是正在筹办的道桦大学,以及陆海军军官学院、政务大学堂等全部安排到了黄埔。
同步进行的还有扩军。
大明陆军要一口气扩到15个旅,五万人。
海军方面也要进行扩编,不过扩编的幅度就没有陆军这么大了,而且主要是扩编运输船队——对于大明海军而言。
现有的规模已经足够维持在整个东亚、东南亚的海洋霸权了。
而且现在瓦特的机械厂已经即将完成最新型的蒸汽机的研发工作,一旦完成定型量产,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时代将会首先在广东引爆!
朱道桦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而且到来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
福康安是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才抵达了北京城。
四月中旬的北京终于迎来了一个暖日。
春暖花开,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福康安看着远处巍峨的北京城墙,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一路来。
他一直在思考、反思这一场战争的得失。
他也很清楚,乾隆皇帝召他回京的目的是什么。
“大人,北京快到了。”
随行左右提醒道。
福康安微微点了点头,策马朝着北京而去。
与此同时。
紫禁城。
暖身殿西暖阁。
乾隆的两名嫡子,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七阿哥永璘两人老老实实的坐在一侧。
在他们面前摆着的是几份被抄录起来的文章。
都是从【日月报】、【大公报】上抄录下来的,朱大明王的撰文。
十五阿哥正襟危坐,看起来很是认真,反倒是年纪小一点的十七阿哥性子比较跳脱,有些坐立难安,时不时还偷偷抬头看着也在端着一份十天之前发行的【日月报】,皱着眉头看着的乾隆皇帝。
暖阁内的气氛当然是相当压抑的。
因为就在前些天。
乾隆才终于知道....广东地方上的官员居然把十三行的库银和粤海关的税银存进了朱道桦的银行里面,白白给人家松了一千多万两白银!
这可是一千多万两啊!
已经快七十岁的乾隆皇帝差点没被气过去。
反正这几天两名皇子坐在乾隆旁边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的,唯恐触怒这位这几天心情就没怎么好过的乾隆爷——可不是么,你要是白白丢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你不气啊。
老实说这个年龄的乾隆没有被气的卧床不起已经算是身体好的了。
不然广东巡抚郭世勋的罪过可就太大了。
不过现在郭世勋的罪过也不小。
所以现在郭世勋已经被摘掉了顶戴,要被押送到京问罪了。
十有八九是很难摆平。
尤其是乾隆现在还在气头上呢。
现在乾隆已经把朱道桦的名字写在了御书房的屏风上。
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显眼。
每一个去御书房的官员都能看到。
虽然朱道桦现在只得到广东一隅。
但是在北京城的官员们都知道。
这逆明带来的威胁。
远不是大小金川,甚至不是准格尔能够比的。
广东一省,就有一千八百多万人口。
若是逆明整合广东,兼掌控南洋。
逆明能制造犀利枪炮,又有强军,又掌有广东这样一个人口大省。
大清朝还真的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了。
就在此时。
乾隆忽然放下手中的报纸,眯着眼睛,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
他的动作也引起了两名阿哥的注意。
两人急忙抬头看去,在桌案上的报纸上,竖着的斗大的标题:治乱循环之论。
两人正伸长着脖子看着呢。
乾隆忽然睁开眼睛。
两名阿哥急忙把头缩头,低下头做出认真的模样。
“不要看了,看这么半天了,有什么感想?”
乾隆微微摇头,问道。
自己这两个儿子,年纪最小的永璘也要比朱道桦还要大一岁。
但是他很肯定,论见识谋略,他们拍马都赶不上朱道桦。
如果自己在有生之年没办法彻底击败朱道桦的话。
这两个无论未来谁是大清朝的皇帝。
恐怕都很难和朱道桦相提并论。
“朱道桦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你们是怎么想的,老十五,你先说。”
十五阿哥永璘急忙整理了一下心绪:“皇阿玛,这朱道桦此文必不会得到儒生文人的支持,这中华之学,本用皆可,何需要用西学?”
“我大清朝是以中学为本吗?”
乾隆问道。
十五阿哥一愣,看了看乾隆的脸色,顿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冷汗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嘴里期期艾艾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乾隆见状气不打一处来。
“老十七,你说呢?”
十七阿哥永璘都要哭了。
皇阿玛这问题...
太难了。
平日里谁会去想这些啊。
“这个...这个...”
这个了半天。
十七阿哥也没有这个出个所以然。
乾隆压下了心中想要把这两人塞回去回炉重造的念头。
就这个表现。
若是太平盛世倒也没什么。
但现在广东朱逆明显已经成气候了,想要彻底铲除恐怕至少要个五六年的时间才行。
乾隆自己都快七十了。
万一这中间有个什么好歹。
就这两个,谁才能担得起这大清朝这副担子。
这两人怕不是有哪个倒霉蛋成为大清朝的亡国之君了吧?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