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规模的修建堡垒那些哥萨克不会有意见吗?”彼得询问道。
“殿下,他们不会有的。现在他们的绝大部分贸易都是和帝国进行,我们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还有两万士兵驻扎,他们的贵族都以取罗马名字而荣幸,加上立陶宛不得人心的统治,如果我们吞并他们抵抗力度也是很小的。”
这么说彼得也是没啥担心的,北方这个附庸还得继续留着,什么时候和立陶宛撕破脸了什么时候就不用留了。
“除了北方,东方的金帐汗国在和莫斯科的战斗中元气大伤,我们可以发动一场远征将边境推到另一片海。我们也可以像奥古斯都的罗马帝国一样将这片海变成帝国的内湖。”
听着这样的豪言壮语,李斯特林知道还得继续战斗下去,不过他的想法不在北方。宰相大人提出了另一种方法,南下收复耶路撒冷。
“目前帝国已经利用运河将埃及一分为二,苏丹的军队不会很快支援。我国也在阿什凯隆有军队,可以先命令他们进攻附近的城镇,利用海军将大军运输到这里,到时候一举攻占耶路撒冷,也算是帝国给上帝的礼物。”
这個方法得到的利益相当诱人,但风险也大。第一个问题,阿拉伯半岛地区缺水,尤其是内陆,之前各个统治者都是沿着海岸线南下或者北上进攻。罗马要深入内陆得需要大量的物资补给,这耗费的钱财很多。
第二,一旦罗马进攻耶路撒冷,那么黑羊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会不会趁机进攻。在麦加的统治者会不会趁机发动号召,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果不其然,这个方案受到不少人的反对,他们觉得在没有绝对力量前还是不要动埃及了。
两个都有人反对,那么第三个总没问题吧。彼得向父亲提出了第三个征战目标:面积比前两个小的多,名字叫做教宗国。
此时的教宗国就剩下所谓的圣彼得的遗产那一部分土地,而他的军队也是可有可无,如果派军队进攻很容易攻进去。但如果长期占领,那会不会引起除法兰西外其他国家的敌视?
“当初的罗马主教靠着君士坦丁大帝赠予的土地才能生存,但谁知道这份文件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他们伪造的,那他们就得离开。由罗马真正的继承人来继承。”
米尔恰竟然觉得彼得说的有道理,况且打罗马的确比打立陶宛和埃及简单多了。虽然罗马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不咋地,而且周围土地产出不行,但拿下的宗教政治意义绝对很高,而且还能恢复罗马牧首区。这能气死天主教会。
现在唯一让他们担心的问题就是,教宗怎么办?他要是跑了还好,要是被抓住了,怎么处理他就是个棘手的问题。获得罗马顶多被教宗二次开除教籍,可要是杀死教宗那估计要被天主教徒开人籍了,侮辱教宗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果。
想到这里,米尔恰恨不得把丕平从坟墓里挖出来,好好的给教宗贡献土地干什么,你想要名分给君士坦丁堡呀,又不是不给你。
关于打仗问题米尔恰还是觉得彼得的好,就让他负责出征事宜,自己只负责签字。并且让参政院全程辅佐。这也是老皇帝逐渐将权力让渡给继承人,这件事如果成功,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威望。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