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董书恒非常清楚,一旦时间长了,人员和体制都会逐渐僵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将自己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十年做个对比就能理解。
本来董书恒还准备去上海看看,自从淮海公司在苏州河畔开发住宅并且允许外国人购买以来,上海的外滩到苏州和区域逐渐繁华了起来。
以前只在外滩沿着黄浦江一条线上,租界的位置比较繁华,但毕竟地方小,充其量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镇。
现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之间的一片区域全部开发了出来,称为上海新城。
很多洋人还有各地的富商聚集到了这里,置办家业。洋人是不能直接买地的,他们只能购买开发好的别墅,而且价格贼贵。
不过人家淮海公司开发的别墅建得好呀,服务也棒棒哒!所以还是有很多洋人抢着购买。本国的富商就没那么麻烦了,他们可以直接买地。
上海县用卖地预售款,直接向住在当地的百姓砸钱,将百姓迁出安置,空出的土地相当于白纸上做城市规划,公共区域、住宅、道路,近代化的供水排水系统,全部都规划得好好的。
土地都是直接分好的,那些富商只能选择买哪块,不能想买多少就多少。
而且,上面的建筑建成什么样子,也要根据统一的规划来。
在董书恒的规划中,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可不能给中国的那些富商建成一个大宅院云集之地,这样以后哪来的发展空间。
新城没有城墙,道路都规划的非常宽阔。许多人都不大理解,为什么要留这么宽的路,上面都可以并行十几辆马车了,根本就是在浪费土地。
不过这么宽的地方也没全都修成路,而是在中间修了宽宽的绿化带。让人看了之后耳目一新。等以后路不够用了,就可以拆了绿化带,将路拓宽。
只有董书恒自己一个人知道,今后的上海会有多么的堵。与其到时候想办法花大代价去拆迁房屋,还不如现在就一步到位呢。
在大丰的当天晚上,董叔恒就收到了从浦口发过来急电。天京城的杨秀清又搞事了。
说到电报,现在江苏的电报网已经基本上要铺好。电报的铺设本就是一件很快的事情,不像修铁路那样慢慢悠悠的。
现在走在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黑乎乎的电线杆子,这些电线杆子都是用原木经过烧灼处理后制成的。
现在淮海军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去远东的船回来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东西可带回来,只能带着加工好的原木回来。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会把电线杆子偷走,不过后来抓了一批人,再加上各地都加强教育之后,才基本上杜绝了这样的事情。
我们再来说杨秀清,之前在过寿的时候狠狠地摆了洪秀全一道。让他的心中大为舒爽。
过寿之后,他又发布军令将带兵的诸王全部安排到了外地。翼王石达开还是驻守在安庆,防着西边的湖北鄂军,
北王韦昌辉被安排到了江西南昌,一面防着西边的湘军,一面防着北东边的淮海军。
燕王秦日纲被安排的到丹阳驻军,原来驻守镇江的罗大纲则被安排到了安徽庐州,驻守安徽江北的部分。
三王被安排出京的时候心情各不相同。东王府寿宴上的情形,众人都看在眼中,杨秀清的嚣张跋扈,让诸王都心生不悦。
天王虽然暗中联络了翼王和北王,但是并没有下定好决心,况且诸王带兵在京中,杨秀清必然防备着,因此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石达开离开天京城的时候看了眼巍峨的天京城墙,心里头不是滋味。
他在心里头说:千万别发生事情!一旦要发生事情,后果不堪设想啊!不知为什么,石达开虎目之中眼泪淌下来,可见他的心情多么的沉重。
同石达开的黯然神伤不同。北王韦昌辉的心中非常的兴奋,如果天王和东王一直这么和平相处的话,他就要一辈子只能做六千岁了。
韦昌辉出身地主家庭,本就是金田村人。金田起义就在他的家乡举行,韦家是举家加入了太平军,甚至献上了自己的家产,在早期为天平军出力甚多。
因此,韦昌辉打心眼里瞧不起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韦昌辉之前在天京的时候算是太平军的三号人物,主要协助东王杨秀清打理内政,但是杨秀清跋扈专权,经常当面羞辱韦昌辉。
这一切韦昌辉都暗暗记在心中。现在韦昌辉终于等到了他一直期待的时机。
离开的前一晚上,韦昌辉在府中秘密摆上了两桌宴席。北府内外全部安排上双岗,就连房顶上,韦昌辉都安排了人值守。
餐桌上在坐的有平时跟韦昌辉关系最好的燕王秦日纲,大将徐宗扬,北府的六部尚书一共二十余人。
这些人都是韦昌辉最信得过的人。韦昌辉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自然是密谋篡权的事情。
“各位兄弟们!嘿嘿!今天晚上将大家聚到一起,商量一件特殊的大事儿。”
“我不说大家也都心中有数,咱们这天京城中不久就要爆发一场激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掉脑袋,但是这事儿对咱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件从中取利的大好事。”
“北王,这天王难道真的会跟东边的打起来?”秦日纲的头脑比较简单。
他身高将近两米,长得膀大腰圆,壮得像头熊一般,作起战来像张飞一般勇猛。一遇到这种要思考的事情就变得迟钝。
他跟心机深沉的韦昌辉放在一起真是天生一对,非常的互补。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