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行驶在铁轨之上,一路上碰到的人无不回头瞩目。
很多老实的农民都是第一次见到火车。他们可没有闲工夫去扬州乘坐那个体验版的“玩具”火车。
董书恒知道,最初火车只能跑到八公里每小时,还比不上马车的速度。他还知道以后火车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上线在哪里,没人知道。
也许未来的可以乘坐星际列车,时光列车。
很快,柴油机和电力机车就会出现,火车的速度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火车还有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它的稳定性。除非是极端的天气,不然火车都能够正常地运行。
这也让铁路运输从出现到后世一直备受亲赖,即使是在科幻电影中的未来世界还存在列车的身影。
所以董书恒就认准一点,多修铁路是肯定没有错的。
董书恒已经规划在长江上建造一座铁路桥。这个工程如果完工了绝对能让全世界对华夏刮目相看。
当然了,规划归规划,什么时候实现还不一定。不过江宁到南昌,浦口经合肥到淮北在连接徐州的铁路已经进入了下一步规划。
董书恒希望能够用五年时间完成两江地区的铁路网建设,到那时候,淮海军或许已经统一全国。
利用现在手中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到时候就可以将铁路铺向全国。
铁路和电报的覆盖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也有帮助。铁路可以将军队大规模地快速转移,方便了军队的定期流动换防,也不需要全面部署军队,只要在一些重要的战略位置部署军队就可以了。
平时地方上只要放一些守备部队,一旦有变就可以从这些战略位置快速支援。
这就避免了军队长期在一个地方驻扎成为军阀,也可以减少地方军队的数量,节省军力。将更过的军队掌握在中央的手中。
电报则是方便了地方上和中央的联络。这样地方行政官员的权力就会消弱。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电报向中央请示。
同时,中央也可以通过电报快速地了解地方上的情报。
电报行业让实时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还会加快新闻业的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事。即使是偏远的地方,老百姓也能了解到中央的政策。
如果汉唐的时候有电报和铁路,那么华夏的国土早就可以向西稳固在中亚地区,向北到达极寒之地,向南到达中南半岛。
许多将士们打下的土地就是因为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问题而被放弃。
两江地区的电报网络铺设好之后,以后的电报线路淮海军已经可以自行铺设。
而且淮海公司麾下的电子实验室已经和书院合作在着手研究无线电的问题。
这次徐寿的欧洲之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搜集无线电技术的信息和人才。这也是为什么董书恒让他去找西门子公司合作。
因为西门子公司不光是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有自己的信息来源渠道,通过西门子,徐寿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有线电报注定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通讯技术,不过还好这些电报线路以后可以直接用来改为电话线路,并不会造成浪费。
“书恒,书恒!”魏玉珍喊醒了正在沉思的董书恒。
“啊,玉珍,怎么了?你们怎么不看风景了?”
“你还说,你看一下外面,这都要到站了。”
董书恒将头探到了窗户边上,映入眼帘的正是远处的运河大市场,黑瓦白墙的建筑群在运河边上非常的显眼。
他们现在正在通过运河铁路大桥,马上就要到扬州站了。
扬州虽然还不如高邮有现代气息,但是作为一座自古闻名于世的繁华之所,扬州有着自己别样的魅力。
尤其是装着路灯的文昌阁大街成了一个逛夜市的好去处,每天晚上都如灯会一般热闹。
还有那些被董书恒下令改造后开放的园林,让这个城市融入到了花园之中。
而且自从扬州在东面建了新城之后,城内的棚户区的居民全部都迁移了出去,他们住在城东的安置区,正好方便到工厂去做工。
这样整个城内显得更加的宽敞整洁。
几所少年军校坐落在城内,城内经常会看到穿着军服的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街道上行走。
董书恒每次在扬州的时候都会抽空去看看这些孩子,有时候还会给孩子们讲讲课。
这些孩子们的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民族主义教育以及感恩教育。
董书恒希望他们长大以后成为热爱国家民族以及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
现在这些孩子还在接收基础教育。他们中有很多长期营养不良,还要调理身体。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