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八百多识字农汉_俺四叔是朱重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这种长达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一滴雨不下,还暴晒的大旱天灾下。他们都已经准备好,那些良田中的庄稼,全部都会旱死。

就算是有挖掘的沟渠,他们心中,也只是希望,可以有一成的庄稼,能活下来便是不错了。

没想到,竟然直接活下来三成。

随后,想到杨思义呈报的数据,李善长眼中便是又闪过一丝疑惑,不由的微微朝着单安仁拱了下手,道:“杨大人,恕本官多疑。”

“只是,此事有些地方,本官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城外十万多亩良田,而你们户部,在南京城,最多才有不到一百名官员。不知,这么多的田地下,就算户部每一个官员,都在城外一块良田一块良田的检查,一天半的时日,也检查不出来吧。”

“相国这便是有些多虑了!”

杨思义轻轻一笑,回了一礼。

“回皇上,相国,诸位大人,虽然我户部只有不到一百多个官员。但是,在户部与工部下面,还有八百多位识字的农汉。这么多识字农汉,紧促下,一天也可以跑遍城外所有良田。”

随后,还未等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说话,眼中闪过一丝傲然,继续说道:“而且,早在还未下雨之前,户部一众官员,便带着那些农汉们,时刻计数着城外农田庄稼的变化。因此,下雨过后,户部官员与那些农汉们,仅仅只是在城外,各个田地中,转一圈下来,便可以知道,还有多少庄稼,还存活着!”

“八百多识字农汉?”

听后,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直接将那田地庄稼之事,抛在脑后,满脸惊叹,紧紧盯着杨思义。

这个年代,只要识字,便都是紧缺的人才。

更加别说没,还都是识字的农汉。

这种人才,没放出去一个,都是各地府衙争抢的人才。

虽然没有功名。

但是,现在这会,也还没有科举考试,还都是处于举荐取仕的方法。

只要那八百多名农汉,品行不错,能力也不错,大明官吏阶层,又可以垒实一层。

想着,朱元璋与李善长两人,看向杨思义的眼光中,便不由的冒着亮光。

“皇上,李相国,不知有什么问题吗……”

还从未有过,被朱元璋与李善长两人,这么紧盯的经历,杨思义一个大老爷们,感觉自己皮肤不由的有些发麻。

“杨大人,你可知罪?”

突然,李善长瞪着眼睛,冲着单安仁,恶狠狠说道。

“啊?”

杨思义一惊,心中一谎,连忙问道:“敢问相国大人,下官何罪之有?”

“杨大人,身为户部尚书,你也知道,我大明多么的缺乏那些有才干的官吏。而你户部之下,竟然悄悄私藏了八百多名识字的农汉,都不向皇上禀报,这还不是重罪?”

李善长一脸气愤。

好嘛,他身为一国丞相,不仅要管理大军后勤之事,还要管理整个大明的政务。

每天,都在为缺少可以用得上的人才,头都愁的快要秃了。没想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藏了这么多的识字农汉。

要是将这么多的识字农汉,交由他来调度,那可得省多少事啊!

越想,李善长便越是气闷。

“善长说的在理!”

上方,朱元璋也是眼露笑意,但仍是装作一脸怒色,说道:“那么多的识字农汉,你竟然都藏在户部,归你户部调动,真是浪费人才!”

同时,一旁的刘伯温与汤和几人,也都是一脸震撼的看向满脸苦笑的单安仁。

这么多识字农汉,放谁身上,都眼馋的不行。

“皇上,请容臣细禀!”

杨思义连忙拱手,一脸委屈。

“你讲,咱倒要听听,你有何理由?”

朱元璋道。

“皇上,各位大人,我户部冤枉啊。早在前几个月之前,有农汉识字之事,皇上与诸位大人,便都知道。那时候,皇上您便是让这些农汉,都交由臣户部登记造册。因此,这些识字农汉,并不是私藏。”

杨思义连忙解释道:“而且,别看这些识字农汉,都八百多人。但是,其中小孩便是占据着一小半,其中年纪较大之人,也是占据着一部分。至于那些精壮农汉,才占据了一半!”

“一半?”

“那也是四百多人!”

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神情更加目羡。

那可是四百多个精壮的识字农汉啊!

在南京城周围,总共才多少个精壮农汉?

“好了,此事不用再议论了!”

李善长喘着粗气,直接喊道:“这么多的识字农汉,决不能任由户部一衙门调用,我中书省,也需要这些识字农汉!”

“皇上,我督察院也需要!”

“皇上,我工部也需要!”

“皇上,我兵部……”

有了李善长开头,早就已经眼馋不已的一众大臣们,都纷纷开口,朝着朱元璋禀报道。

见此,原本还想继续辩解两句的杨思义,只能露出满脸的无奈笑容。

那么多的人才,这些都不归自己户部一衙独享了!

正如杨思义所想那样,原来户部拥有不到上百个识字农汉的时候,朱元璋与一众大臣,都还能理解。

但是,谁能想到,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那些识字农户,直接增加到四百多人!

“吏部!”

朱元璋满脸喜色喊道。

“臣在!”

吏部尚书滕毅,连忙一脸喜色的拱手,回道。

“那八百多名识字农汉,便交由你户部掌控,而后尔等商议一下,看如何将这八百多农户,合理的分配给一众衙门!”

朱元璋说道。

“臣遵旨!”

滕毅连忙拱手喊道。

随即,眼中喜色,便是控制不住。

谁能知道,身为吏部尚书,六部最重要的一部,他每日,为了选拔人才,应付各个衙门的请求,他是有多么的犯愁。

现在,手中一下有了八百多个识字农汉。

虽然不是那些有士子与秀才,但也足以让滕毅兴奋不已。

“此事,杨思义你可还有何异议?”

朱元璋道。

“臣任凭皇上吩咐!”

杨思义连忙回道,满脸无奈。

……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