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人,人是大写的去了天地二笔,顶天立地的人。
奴是犯了错被人惩罚做繁重工作的人。那个时代的臣,不仅仅有着和君王平起平坐、共同治理国家的基本观念,而且有着相当的社会地位,能够从实力上和君王平等对话。
这些最基本的因素导致朝中臣子们的精神都是昂扬向上的。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商周乃至春秋,才会培育出那么多风骨凛然的人和璀璨的思想。
然而,随着战国七雄们不断地从臣子手中收束权力,不断主导中央集权这些制度体系的发展,政治文化也自然而然开始变化,后一代人对时代的感受和上一代人对时代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等级观念越来越严重,富贵越来越成为人人所向往的,贫穷则成为了人人所厌恶的。
慢慢地,不仅仅社会上的人开始被遭受精神上的压迫,成为一个心理变态的人。而朝堂上的政治风气受到极大的影响。
虽然水至清则无鱼,可是这是说水太清了就没有鱼,只是让人不要太明察秋毫的意思,不是说清水里没有鱼儿啊。
那么既然水已经变得污浊不堪了,还会有鱼儿能在里面生存繁衍吗。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一旦开始恶化,就注定养育出来的是更多的坏种,而那些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自然而然变得越来越少。
慢慢地,这世界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草台班子。
6=9+
因为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了,人自然也是朝着变得恶劣的方向发展。
就好比一个苹果,苹果坏了,那么就会自然而然滋生小虫。小虫越多,苹果坏的越快,苹果坏的越快,小虫就变得越多。
社会环境变得越差,人自然而然在浸染下变得很坏;人变得越来越坏,社会环境反之变得越来越差。
而很不巧,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社会环境就是在变向恶劣的进程之中。
处在这个节点上,谁也别想逃过。
后辈们的观念在人的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不断流于下乘的过程中,在小人当道的环境影响下,已经变得完全不同。
上一辈人觉得做某些事是理所当然的,下一辈人却要因为从小的见闻感受,根据上一辈人传递的经验,耳濡目染学习到的因果利弊,做出新的判决。
如果新一代的年轻人太张扬,太肆无忌惮,那势必是上一代的人太压抑,太刻板。
如果这一代的臣子一个个畏畏缩缩,不敢为公道、为良心站出来说话,那么可想而知,上一代的臣子都经历了什么。
比起敌人的强大来说,人最可怕的是就是自己人的背叛。
没有人敢直接写太子少内史乃至太子曜身边的臣子,那就是扶苏那一辈的辅臣们的后代。他们哪里还敢得罪太子曜,极尽能事巴结这个‘小祖宗’还来不及。
就连写句话,都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他们害怕,有朝一日太子曜长大了,恐怕不会感激他们今日秉笔直书,以此迫使他好好做个正人君子;反而会就此生出怨恨,长大后得到权力,把他们几个都给砍了。
至于年轻一代人为什么会这么想,那就要问上一代的老头子们了。
秦昭襄王、秦始皇给这个帝国造成的政治生态破坏,其影响和危害那是无穷无尽啊。
对良言相劝自己的臣子加以打压,对口蜜腹剑以伤害民众生机的臣子加以宠信;对立下汗马功劳的臣子予以赐死,偏信连襟姻亲大臣的话语,这种种行为最后造成的恶果,只会是让下一代的君王和臣子们来承受。
没有人敢直接记录这位太子的荒谬言论。
不管哪个时代,上位者大都是稳重严谨,饭可以乱吃,可是话绝对不可以乱说。
相比于秦二世年少时期妙语连珠,这位没经历过毒打的曜太子,他那毫无心机的童言稚语,在政治上却是一种大忌讳。
很显然,曜太子在当太子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天赋优势。
虽然人很聪明,可是在这说话上还有的进步呢。
而司马毋怿秉笔直书的态度,让其他言官、史家感到费解。
“他不怕死,我们还怕死呢。”这帮人笑嘻嘻地辞别了司马毋怿,又跑去请教太史令胡毋敬。
胡毋敬,这也是宫中的老人了。
秦二世的史书,主要靠他拾掇修撰,把那些每天被司马毋怿摘录下来的言行记录整理加工,处理成符合帝国利益的。
这个任务,自然非常考验人的水准、见闻、文字功底等综合能力。
那这种人势必是个善于理解政治的人物,并且甘于低调。
太史令,这可是冷板凳,一般人耐不住寂寞的。
一个人,一卷竹简,一支笔,一把刮刀,一盘漆墨,一坐就是一天。一个职位,一担着这担子就是十几年。
薪酬不高,可是不管谁上台,换职位可以,但是不能换这个人。
年轻的新任少内史领着一帮年长的小吏们在尚书台各大书馆里找了半天,最终在一堆竹简、纸卷之下找到了太史令。
胡毋敬,他日夜观书,看书困了直接以书为被,倒地而眠。
这少内史,见到了胡毋敬说了不少好话,请他指点。
胡毋敬望了望新人这清澈的眼神,听着他的叙述,胡毋敬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陛下为什么殴打太子啊?”
“因为太子说错话了啊。”
“那你觉得太子应该被殴打吗?”
少内史顿了一下,他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竟然直言道,“太子童言无忌啊。把这样一件小事写进去,是不是有些不妥当啊。”
胡毋敬不由得怔怔地望着少内史,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满口胡话。
“一下小事,一下又要我作主。”胡毋敬自然不满。
少内史额头上渗出来汗珠,他不敢说话了。
随即,胡毋敬双目一瞪,大声叱责道,“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说是小事。”
“皇帝陛下那是什么人,会轻易动怒吗。依照皇帝陛下的性格,既然公然指责了太子,这就意味着太子身边的人都要换人了。”
“什么?!”年轻的少内史瞪大眼珠,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保住自己的性命,顺便混个未来升官发财,他才做这些事情的啊。
怎么到头来,他竟然还会丢官职。
“你要是想干这个差事,就秉笔直书,做史官该干的。你要是不想干这个差事了,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继续讨好太子爷去吧。”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