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这么多,我看来比“兄弟”“朋友”还过的事,只能朋友。这种朋友,我觉得很别扭。结局,不就是be了嘛。
2*普通观众。结局当时喜剧啊。某些人最喜欢的女神嫁给了主角,不是喜大普奔吗?至于其他人,反正与我女神无关,爱咋咋地。
3*cp党。我是佐鸣/鸣樱党。所以结局对我来说是悲剧。还是意难平的悲剧。
再多的话语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感情。
再多的感情也只不过看着她嫁给了别人。
不是,也是。
战争结尾的和平会是喜剧嘛?就好像迟到的正义是正义吗?
让我们来看结尾,五大国和平了,该结婚的都结婚了。成家了,立业了,功成名就了。
在我看来,无限月读的结尾才是悲剧。
人都有自由存在于世上的权利。人就是忧愁和欢喜的结合体,至于忧伤多还是欢喜多,我们不知道。
该来的战争总会来,但现有的和平又怎么不会是喜剧。
看起来鸣人拥有了一切,小时候的理想实现了。我们来看12小强。他们在刚成为下忍的时候,教官都会询问他们的理想,参考卡卡西和凯。
鸣人当上了火影,追回了佐助,没错过雏田。
小樱嫁给了佐助,追上了这两人的脚步(就算她追上了)
佐助得知了复仇真相,开始赎罪。浪子回头,金不换。
宁次终于摆脱了笼中鸟的约束。
小李证明了,他是努力的天才。
鹿丸守护了木业的玉。
雏田..........
都得偿所愿了不是嘛?
可是背后的苦痛,自己知道。
鸣人失去了他能失去的,自来也走了,父母.....
正如开始所说,战争结尾的和平不是喜剧,也同样不是悲剧
就好像赵氏托孤,死亡是简单的,难的是背负苦痛的活着。自来也的死亡,对于纲手来说,活着的人更痛苦。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火影的结尾是喜剧,阖家欢乐,为什么是喜剧,是在月读世界之后,找到现实世界的存在价值。
战争永远不是喜剧,但也不仅仅是悲剧。悲剧内核的喜剧。看星爷的电影,笑的开心嘛?可,哭也是
先说观点:火影,不是悲剧,胜似悲剧。
“悲剧”原本专门用于戏剧,以主人公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主要特点。从定义上说,《火影忍者》不是悲剧。先不说处理的方式怎样、给人的观感如何(这些都太主观了),最后站在主角团对立面的人不是被消灭,就是从身体到心理都被折服。主角鸣人实现了梦想,带回了佐助,打破了命运的轮回;佐助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鸣人的感情,自愿回到木叶,自己说服自己消除了与社会的矛盾;小樱也如愿以偿,同佐助在一起了。同样地,先不讨论科技树是怎么长的,木叶忍者们的物质生活客观上也有了很大提升,环境也比过去要和平。作者更加没有理由把好好的少年漫整成讽刺或者黑色幽默漫。
但是,实际的描写效果,不免带上一些悲剧色彩。为什么呢?
忍者(处理得更像武士)本来就是阴暗旮旯里的人,《火影忍者》讲的是一堆搞暗杀、走镖的特务们在类似日本战国时代的时空下的社会的故事。以这样的人为主角,就好比《哈利波特》把家养小精灵拎出来做主视角,这样很多问题都会被放大。罗琳阿姨只要写到克利切带着其他家养小精灵出来参战、写到赫敏当上了魔法部部长(第八部《被诅咒的孩子》)就够了,因为我们知道赫敏的脾气、能力和毅力,相信她既然有了这个职务就一定会最终解放家养小精灵;再说,这条线索在整个故事里又不是重点,就算真的放着不处理,完成度也受损不大。
但是岸本在这里的的细节问题就不容易被忽略了。收集到一些答主提出的质问:“那些小国怎么办呢?慰灵碑上带土的名字还在吗?四战的战犯们呢?……”这些事没有滴水不漏地处理好,就容易引起不满。
还有被说了很多遍的人物塑造问题。从人设角度已经有人分析过了,这里就简单提两句。岸本没能成功地把“相信鸣人”和“相信希望”画上等号,反而有点像“因为我是鸣人,我是天选之子,所以你们要相信我”。还有那句著名的“毕竟我最不擅言辞了”,多少人拿来嘲讽吐槽?还有多少人误解鸣人是满嘴跑火车的政客、一言不合就给人洗脑?鸣人的形象因为这些无意间偏向“宿命论”的描绘受到了损伤。(佐助的人设损伤最近说得太多,这里缓一缓,不说了)
我们和岸本的文化背景不同,欣赏不来“像武士的忍者”,很正常;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不同于日本战国时代,看不惯黑暗的制度,也很正常。不过,最好不要忽略《火影》带给我们的感动。这一点我相信很多老粉比我清楚得多。作者也是努力描绘了十五年,献出了整个青年时代的热情,才把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忍者世界带给我们,说句“谢谢”是应该的。
最后,借用某位学长的话说:
王希孟未满弱冠的笔底淌出千里江山的浩渺烟波,梵高在最好的年纪成就如此大胆不羁、热烈奔放的向日葵。也许,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一直是我们最初的那份意气风发。
或许,这就是我们为何对作者心态变化后画出的《火影》结局感到不甘的原因吧。
容我再啰嗦两句。(放飞自我,含有抖机灵成分)
1.痛骂作者本人这事儿真没必要,又造不成什么实质性影响。真的那么生气,可以自己尝试同人或者原创啊。人家有《火影》,改个《水光》;人家有《死神》,我们就写个《活人》出来,岂不美哉?(又在怂恿别人码字了哈哈哈)
2.我寻思着岸本好像也没那么罪大恶极啊,也不至于这样骂吧。(1)画了十五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挣口饭吃都不容易啊——我也许没资格说这话,但是苦思情节遇到瓶颈,偏生还被催稿,这种噩梦般的焦头烂额我还是略知一二的;而且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又不是闹着玩的,这个我更加深有体会。(2)我们也不能苛求一个文艺工作者完全理性,否则他哪里还写/画得出来。柯南道尔有段时间一看到老福就心烦,天天想着怎么把他杀死,最后机械降了个莫里亚蒂给老福发了盒饭(虽然后来复活了,但那时是真心想把老福杀掉)。这就很感情用事,也可以说很不尊重笔下的角色,但是不能因此说他人品有什么问题。
3.小槽怡情,大槽伤身。入戏太深有时候有点麻烦的,爱惜自己,平复心情,不用一直跟同一件事情过不去的。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