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章 新学为什么被儒学针对_三国好老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皿煮不是万能药。

董明自然也不相信所谓的皿煮,能在不影响行政效率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皿煮就行了。他的构想其实还算不错。等到日后,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了,肯定是要提供有限的皿煮的。

后世也是如此施为,政务公开对政府的行政其实没多大的影响,一百个人里面都不会有一个人去关心这个。芸芸众生在乎的还是房子、车子、票子、面子和老婆孩子。只要百姓有奔头,就完事了。

但是,不符合此时的主流价值观啊。

整个大汉朝,如今董明就只遇到一个双手双脚赞成他对“仁”这一概念阐释的人。这个人就是已经被打发到寿春的袁术!

袁术不认可董明对礼的阐述,但是董明对仁的理解,却让袁术大加欣赏。可以说,袁术是个极其浪漫的贵族。

不谈袁术,只说董明对仁和礼的阐述,在此时可以说是离经叛道。虽然在民间还是很有市场的,但是压根就不受主流待见。

颇有些学术界郭德纲的意思。可以说,如果不是刘宏以一己之力力挺董明,蔡邕又为他保驾护航。眼下他别说入主尚书台,想在家安心授课都困难。

一开始他刚刚露出一点新学的名头来呢,陈登就巴巴的赶来试探他了。到如今,若不是有变法撑着,有蔡邕在前面顶着,朝官早就出来喷他了。

眼下这场讲学与其说是事出突然,倒不如说是必然。哪怕没有荀爽和郑玄,也会有其他人向他的新学宣战。

因为这时间节点是最好的时机,再往前新学还是个幼苗,旧儒学内部其实是持观望态度的;再往后随着科举制度的飞速发展,新学将会势不可挡。

眼下这时候,新学刚刚兴起,旧儒学就足够的力量镇压,才是最好的时机。儒学内部的大佬们都看的很清楚,只不过出来当头炮的,是荀爽和郑玄二人罢了。

这不是说这两人咖位不够,要当急先锋。而是他们二人不得不亲自出马。不管是儒学内部,还是两位当世,在研究了董明的新学之后,都很清楚,阿猫阿狗的出头,就是给董明送人头的。

还不如直接上大佬,来个一波流。至于是推,还是被推,那就不好说了。总之董明肯定不想被一波流按趴下。

新学也没有那么脆弱。

有时候董明还是非常佩服儒家士人的。这些虽然在政治上少有人能够有所作为,但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能出一个内政大佬用来充门面。看起来好像这个学派很适合做官一样。

在思想领域就更厉害了,每一代都有能够执牛耳者。最让董明无奈的是,儒学内部相互侵轧的情况下,还能一致对外将所有的其他学说按得死死地。

这不得不说,是真的厉害。

在思想领域这一块,儒家可以说是内斗内行,外斗更内行。最关键的是,这批人按倒了一个学派之后,立刻就吸收其精华的部分补充自己,然后逼得人家原本的学派没有了生存空间。

董明一开始为什么要为新学弄一张儒皮?还不就是对儒家在思想领域的战斗力有些发憷?

发憷归发憷,舞台已经搭建好了,他也只能上台过招了。

“先生谬赞了,青史留名非我愿。”董明仍然很是谦虚:“只愿能够为朝廷,为陛下分忧。为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谋太平,同富贵。”

“同富贵?”荀爽笑了笑。

郑玄也摇了摇头。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