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章 回到洛阳_三国好老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你等一下,我去找人。”说着,董明离开偏厅,安排人去准备茶水瓜果之后,又折返回来。

这个时候田丰已经平静了下来。

“行了说说吧。”董明拉着田丰坐下来。两人相对而坐,中间有一个小方桌子。

田丰点点头,道:“陛下把宪和换了下来,现在商业司司正已经是陛下的人了。”

“就这?”董明笑了笑。

“伯照,你应该明白,商业司有多重要。眼下农业司、工业司等等全都要靠商业司。以前他们三个人配合默契,现在换成了陛下的人,行事全听陛下的意思,对变法影响太大了。”田丰皱着眉头说道。

“说说看,商业司的负责人是谁?”董明问了一句。

“阴白!”田丰说的很是详细:“这人是阴循的侄子,少有才名,先帝时举孝廉,深得当时的临晋侯看重,后来当过一任县令。前两年因为老母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回来之后,就被陛下任命为商业司司正了。”

“商业司司正不过六百石,以阴白的资历,做侍中、侍郎什么的绰绰有余吧?”董明纳闷了:“他甘心待在商业司?”

田丰解释道:“商业司虽然品秩不高,但是功劳大啊!尤其是六月,在宪和的撮合之下,朝廷跟鲜卑、月氏、乌丸、乌桓、西域诸国达成了一个大交易。光靠这一次的交易,年末的时候,朝廷的收入都能比前年翻一番还要多!”

“不光如此,这一次交易,朝廷还获得了上千匹健马,数十万头牛,还有数不尽的羊。宪和已经升官了,直接从商业司司正转成了两千石的太守。”

田丰说到这里的时候,还啧啧称叹:“这真的是一朝升天啊。”

“宪和做了太守?在哪啊?”董明这一下更高兴了:“这是好事儿啊。咱们又有一郡之地可以有所作为了。”

“朝廷觉得他挺会跟这些蛮子打交道的,就把他安排到了武威...现在是武威太守。武威虽然是边地,但是那块儿还是挺安全的。最关键的是靠近鲜卑,方便宪和跟鲜卑人做生意。”田丰回道。

“武威?”董明挠了挠头,然后道:“董卓是哪里人来着?”

“他是陇西人,大人不用担心。董卓虽然在西凉很有人望,但是宪和不会有危险的。而且武威作为边镇,本身也兵强马壮的。”田丰解释道。

董明摇摇头:“兵强马壮的那也是朝廷,不是宪和啊。”

“作为阴守成为商业司司正的交换,武威那边的守将换成了徐暖,士卒也从卫将军麾下调过去。通行的还有吴兰、李通、陈恭他们。除此之外,伯照的学生也有两人随行。”

“哪两个?”董明问了一句。

“丁壹,赵卓。”

“哦....这样的话,倒也能让人放心。”董明点点头:“不过武威离咱们太远了,只能独立发展。这样一来,几乎相当于从零开始,有些难办。简雍到了那边少说得一年之后才能将地方安抚,展开工作啊。”

“不过事情这已经这样了,只能接受。陛下是铁了心要拿下商业司。眼下的结果已经是卫将军和老丞相争取来的了。”田丰回道。

这一波交换,就目前来看,变法一派是完胜。但是从长远来看,肯定是刘辩的胜利。董明很清楚,随着商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司肯定要升级的,最终商业司司正肯定是一个两千石的官职。

且还是个实权衙门。

这个过程不用多久,顶多两三年,董明就着手去做这件事。不这样的话,不能表现出朝廷对商业的重视。农业司和工业司也是如此。

再者,商业司等成为两千石的衙门,也是在进一步压缩原本朝廷上那些老旧官员的生存空间,强迫他们那些官职成为闲职、虚衔,只领俸禄不用干事儿。

当然,就眼下来说,肯定是一个两千石大员,一个外放的大将,加一个完整的边郡要更加的重要。

董明对田丰说道:“宪和那边我会给他帮助的,倒是你,这两天回去休息一下吧?都有白头发了。”

“这几天其实还好,元常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有他帮忙,在下的就轻松多了。”

田丰笑着说道。

“元常?”董明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这是钟繇的表字。由此,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是谁派人阻击的钟繇。

之前李儒和贾诩传来一次消息,想来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应该有了结果才对。

“嗯,元常果然是大才,处理政务实在是可以用得心应手来形容。”田丰摸着胡须,很是高兴的说道:“要是再多一个像元常这样的人,咱们就更轻松了。”

“不管怎么说,你还是多休息几天吧,这些日子我在班房看着就行。”董明还是属意让田丰多休息。

田丰摆摆手:“在下还是先交代清楚吧。”

“还有什么事情?”董明问道。

这个时候,两个小厮进来,人手一个托盘,一个托盘上是一壶热茶,两个茶杯。另外一个托盘上则是一些糕点和应季的水果。

放下之后,两个人躬身退了出去。

董明拿起茶壶给田丰倒了一杯茶:“喝口茶,继续说。”

“第二件事!”田丰喝了一口茶,有些烫嘴,他吹了一下继续道:“刘正大人回来了。”

“土地丈量完了?”董明变的严肃起来:“结果如何?”

“触目惊心!”田丰用了这么一个词。

“可以这样说,富者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田丰叹了一口气。

董明沉默了一下,然后道:“这是正常的。再等几年吧,等朝廷富裕了之后,咱们就把这些富者送出去,让他们去祸害别人”

“怎么送出去?”田丰有些好奇。

董明想了想,觉得田丰也不是外人,便解释道:“这些世家大族在大汉已经走到了顶点,再继续下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再进一步,要么就被朝廷杀一波。你猜他们会怎么选?”

“这.....”田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他们肯定不会选择成为待宰的猪羊。”

“那不就得了。”董明撇撇嘴:“这些人啊,既是大汉朝立国的根本,也是想让大汉朝早点玩完的罪魁祸首。如果大汉想要变得更加强大,这些人...就必须解决掉。甚至从根子上断绝世家大族出现的可能。”

“把他们送出去就行了?”田丰觉得没那么简单。

董明笑了笑:“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这变法也不能一蹴而就。将他们送走只是第一步....高祖立国的时候,事实上也变相达成了国内没有世家大族的状态。更准确的说,秦末的大动荡,将整个天下重新洗牌了,大汉立国之后,百姓手里面至少是有耕地,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过的更好的。”

“所以,自高祖以降,到武帝之前,大汉朝才会出现皇皇盛世。我们要做的就是再一次塑造一个没有土地兼并或者土地兼并情况极其低的天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复兴汉室。眼下这些不过是空中楼阁,一旦出现大的灾难,还是没用。”

“为什么?”田丰问了一句。

“就目前来说,粮食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董明笑着说道:“仅靠一个军屯,和百姓手里面收上来的那些粮食,朝廷能干嘛?连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都需要向这些世家大族借粮。”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