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
……
随着时间的推移,忽然一声沉重的鼓声,令人精神一振,柳绘与母亲看时,地方乐队已然退到一旁,代之以衣着繁复,规模庞大的“国家交响乐团”出来了!
当国家队的乐工们奏起皇帝李隆基亲自参与谱曲的《千秋乐》、《倾杯乐》,在场无论是官还是民,都爆发出巨大的喝彩声——这预示着千秋节的庆祝活动正式开始了!
伴随着宏大的配乐,五凤楼下的场地中也拥入了各式各样表演的人群,角牴(摔跤)、跳剑(抛、接利剑)、寻橦(攀爬长杆)、蹴鞠(踢球)、踏绳(走钢丝)、舞于竿颠(踩高跷)……各种杂耍,全在场地中一一展现,让第一次看到如此辉煌壮观表演的柳绘惊愕得目瞪口呆,直看得如痴如醉,外事不知。
一轮轮的演出,你方唱罢我登场,观众们也响起一轮轮的掌声,高潮迭起!忽然,乐工们奏起《裴将军满堂势》,场地中的各种演员们四散退去,场外的观众掌声和呐喊声却更加热烈了!
“是她!”
“她来了!”
“终于等到了!”
老百姓们喜形于色,却让不明所以的柳绘一头雾水,直牵着老娘的衣袖问:“谁呀?他们说的是谁呀?”
尹氏也踮着脚尖在看,笑道:“是她——”
“公孙大娘来了!”
柳绘一听,也兴奋得不行——她也听说过,公孙大娘堪称如今大唐的第一“剑器”高手!她的剑器舞姿矫若惊龙,一舞可以惊动天下!
难怪现场的这些老百姓都如此激动呢!
柳绘小脸通红,也跳起来不断拍手,却忽然想起一茬——转头看向她那娃娃亲的对象。
可令她诧异的是,陈成仍然如表演开始前一样,紧闭双目,对周围一切似乎置若罔闻,哪怕表演如此热闹,音乐如此震耳,八月初五的气温也仍炽热!
口中不断叨念着,只是听不到他在叨念什么。
那皮肤黢黑的书童江森在侍立在一旁,给他扇着扇子送着风,只是江森显然没有陈家公子那么有定性,不断地伸头晃脑地看着表演的场地——要不是他个头够高,肯定被这边的人群遮了个严严实实。
“这么好玩——他都不看呀!”柳绘自叹弗如,却又为他感到可惜,真想走过去提醒一下他:这可是大唐朝最好看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呀!
很快,柳绘的注意力又被场中隆重登场的公孙大娘和她弟子们即将展开的盛大表演吸引去了……
这一边,“老和尚坐禅”的陈成倒也不是说对大唐朝的“春节联欢晚会”或者说“中秋晚会”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他知道自己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好还是不要分了心去吧!
如果你走进他的身边,可以听到他口中念念有词的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公孙大娘的表演果然非同凡响,柳绘觉得自己的身体都随着对方上下翻飞的剑器起起伏伏,随着公孙大娘最后一声清喝,那剑器脱手而出,被抛起数十丈高!简直要飞到五凤楼顶去了!
在场观众的心似乎也被带到云端上去了!
等大家目视着剑器从云端落下,公孙大娘如同龙腾一般跃到半空,接在手上,不差分毫!在场观众再也忍不住,掌声如潮水一般响彻整个洛阳神都!
“开元二十四年,千秋节诗会——现在开始!”
众人抬头,只见一个中年肤白无须、气度雍容的男子,站在紫微观的槛边,面带微笑,不费力气地把声音传到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这位自然是圣人身边最信得过之人,高力士了。
“来了!”陈十一郎嘴角露出微笑,双目猛得睁开,精光四射。
他等的便是这一刻——什么公孙大娘剑器舞,踢球爬竿跳皮筋,无非就是后世马戏团的大马戏嘛!
来到大唐朝,最重要的,自然是写诗!吟诗!赛诗!
能写出最好的诗,自然能在大唐朝名扬四海,“天下谁人不识君”,如王勃、陈子昂、骆宾王!
能写出最好的诗,自然能高中进士,进而在皇帝身边当上最大的官,如状元出身的王维,现在的宰相张九龄!
能写出最好的诗,甚至能让如今五凤楼上不可一世的高力士给你脱靴子,贵妃娘娘给你磨墨,让英明神武的圣人,玄宗皇帝李隆基因为怕你厌食,亲手用调羹来喂你喝汤!(李白)
“小陈我别的本事没有,唯独‘中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背得滚瓜烂熟!记得这么多后世的绝妙好诗,我难道还怕在大唐朝不能出人头地?”陈十一郎自信满满地想,甚至认为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实属“降维打击”!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