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李林甫的第二道诗题!_开元情诗与剑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11ei.com

 (双更6000字求推荐票!求收藏!哇,我好猛!)

“靠!简直是自己吓自己!”

陈成在试卷上写上了自己在族谱上那个有点尴尬的名字,连声抱歉后告退。

来大唐朝的第一场考试——竟然犯了考试中最不应该犯的错!

忘记写名字!那可不白搭了嘛!(当然,也因为陈成刻意想回避他在唐朝的那个名字……)

搞不好第一轮就淘汰了呢……

好在补救回来了。

至于怕在现场遇到了杜甫,来一场“真假杜甫”,那陈成倒不是特别害怕。

因为青年杜甫和晚年杜甫明显是两种风格,现在的杜甫就算遇到同样的题目,写出来肯定是另外一种味道……

青年学子们在比试,另一边也没有闲着,又开始了热闹的歌舞表演,“乐队的盛夏”pk也进入了第二轮。本来嘛,今天大喜的日子,当然是各行各业都要比赛出最好的才对,才符合积极进取的盛唐气象嘛!

甚至就李隆基本人来说,他对歌舞的爱好恐怕还要更胜于诗词——毕竟后世唱戏的梨园弟子都尊他唐明皇作为祖师爷嘛!

陈成也在乐队附近找了下有没有他那唐朝便宜老爹,啊不,亲爱的老父亲的身影。陈兼作为这次“封丘乐队”的领队,也不知有没有在数十只乐队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柳绘小娘子也完成了她在“中”等席位的第一首“诗”,交卷之后,美滋滋地向母亲打手势,显示自己完成得不错。

和柳绘在同一组的大多数男孩子和女孩子都要被淘汰,因为他们的年龄,别说作诗了,能认得几个字就非常不错了。在场的有的人勉强凑出来五言四句,二十个字勉强算“诗”的东西,更多的人只是写上几个字也就作罢了。

不过这也是在一旁用怜爱目光看着的各位家长原本打算的事情了:

在家里提前教好的几个字,不管现场出的题是什么,都写上,有写“圣人万福”的,有写“祥瑞御免”的,再直白点就写上“千秋节”三个字,实在写不了字的,也会教会写“吉”字这种笔划少的,都呈现给圣人,表达对他老人家美好的祝愿。

现场写,现场阅。让陈成记得写自己名字的那位身穿深青色官服的官员,三十来岁,应该是今日现场的考官了,收卷的同时他便将诗的品级给判出来了,不管写了多少句,他看一眼,便随笔画上“中”“中上”“上”“上中”,立即决定了在场小考生们的命运。

不消一炷香的时间,批卷完毕,考官悠然袖手休息,并由手下吏员们向在场“望子成龙”的家长公布这些大唐官二代第一轮的成绩。

这下家长们都一窝蜂地跑去听“唱名”,没人再去看杂技表演了,看起来就好像一场小型科举。

“哎哟,我儿子是‘中上’啊!”

“我儿子也是‘中上’,哈哈!”

“承让承让,鄙人孩子得了一个‘上’,哈哈!”

“我儿子、女儿都得了‘中’,也不错,嘿嘿!”

现场一片喜气洋洋,虽然考官的碧色衣服品级显示出他是靠末尾的八品官,比在场的大多数人家的官员都要小,只能和柳绘老爸、陈十一郎老爸比一比,可各位公爵夫人、相国夫人仍然向考官的辛苦表示感谢——

八品芝麻官略显倨傲,微微拱手而已。

“唔,我还以为我直接就能得到‘上上’的评价了,没想到只得到一个‘上中’呀。”陈成没有家长陪着,知道自己获得的是第二等的评价,些许不满!

暗暗也对那位芝麻绿豆官的考官看低了几分,给了个“不识货”的评价:这位仁兄竟然连杜甫大神的诗都看不过眼?不知阁下自己是几斤几两呢?

但也不算太介意,这才第一轮呢,不急。

何况他也还是留了一手的,杜甫这首诗,被他斩头去尾,辞藻够华丽了,但平铺直叙,意思不算太连贯,

他最起码可以截取八句描写千秋节盛况的,还可以接上两句“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前一句说的意思是唐玄宗养了一群会跳舞的骆驼,跳完舞之后还会嘴里衔着酒杯把酒敬献给皇上——

这场景别说这时候的人啧啧称奇了,自认见多识广的陈成也没见过啊!

只是今天圣人的这群骆驼还没有上场,自己要是在诗里提前写出来有这事,那不就穿帮了嘛!

不急!不急!慢慢看!

在他自己这样看,旁人可就不是了——这小小稚童竟然能在一众青年才子的环绕下取得“上中”的评价,那可以说是很了不得了,无愧“神童”之名啊!

那边柳绘小娘子和老娘也很高兴,她竟然没有被淘汰!幸运地获得了一个“中上”的评价!

别看那些获得了“中”等评价的家长蛮高兴,实际上与之前的座位等级有点差别,第一轮结束实行的是“末位淘汰制”,也就是说名义上说获得“中”等评价,但因为为了好听,没有“下”位,实际上就是最差一级的评价!

所谓的“中”级,实际上就是“不中”,不“中”,用洛阳话来说就是不“行”,不行就要被淘汰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