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从医馆往前的道路,得意地道:“这条路一直到刘氏庄园,都是农闲的时候,病人家属修的。不光是路,往前走,可以看到很多的水利设施,也是这些当地百姓一砖一石修建起来的。这里原来整个都是荒废的,经过了这四五年的整治,已经成了人烟密集的地方了!”
高素羡慕地道:“大哥善于运用民力!看这条路上来往的人比起寿春还要多呢!”
刘牢之道:“这倒不假。这段时间是农闲时间,庄园里面正在扩建农庄,这些百姓都是去帮着盖房子的。这段时间淮北动乱,有不少颖川郡的百姓渡淮南下,前来投奔,原先的七个农庄都要安置不下了。”手机端m.biqusan.com/
其实百姓们渡江南下,哪能全部集中到刘家来,这些百姓大多是受到了宋酒商队的蛊惑,举家上了南下的商船。这些百姓南下后身无长物,能有个安身的地方就不错了,自然就投入了能接纳他们的刘家。
高素点了点头。高衡肯北上,也是因为江淮间已经很难招募到流民。他们这些人家要发展,自然也就少不了人口的支持,相互抱团争夺淮北的人口就成了必然的选择。眼下晋国朝廷从上到下都无意北上统一天下,淮北处在燕晋双方的争斗场,百姓们根本无法安心生产,渡淮南下变成了无奈的选择。
刘牢之接着指着旁边的另一座庄子道:“这个是学校,可以供淮南的普通百姓子弟读书。不过不同于京口的子弟学校,这个学校是不为学生启蒙的。”
这所学校应该称得上是“中学”,只有启蒙过的孩子才能入校。刘牢之这么规定,主要是因为刘家的庄园里设有子弟学校,可以为家里佃客们的子弟启蒙。刘家兴建的学校嘛,自然还是为了自己人准备。
高素看了一会儿,却是越看越糊涂。既然是医院和学校,怎么这庄子的院墙这么高呢,而且墙的边角上还有望楼。
“这里毕竟是抵御北方胡人的前线,这安全问题不能不考虑。这里平时也有一百名护院看管着的。”刘牢之顺着高素的目光看去,知道他心中疑问。
其实这个学校和医馆就是刘家产业的边缘地带。卡在从寿春去刘氏庄园的必经之路上,这里一旦遇敌,会马上向后方示警,是刘氏庄园防御外敌的门户,身为将门子弟的高素岂能看不明白?当下高素也不说破,只随着刘牢之继续前行。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