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不屑地道:“一群毛孩子而已,有什么好争斗的!让学校里面管事的,好好管一管就行了。”
何氏插嘴道:“臭小子,说什么人家是刺头,我看你就是最大的刺头。你仗着刘家的人最多,经常欺负亲戚家的孩子,多少人家都到我这里告状来了!”
刘庆之委屈地道:“怎么说来说去,倒成了我的不是了?那些人看不起咱们家的部曲子弟,时常是要无礼挑刺的,说什么耻于下人为伍,两下里说僵了自然要动手的。这些小子蹭学上也就罢了,还想着欺负咱们家人,世间哪有那样的好事!”
刘牢之笑道:“所以你就替他们出头了,学校不是设有保卫处吗,难道学校里的老师就对这些事视而不见?”
刘家在京口的部曲人数本来并不多,只是后来刘牢之从合肥迁来了一批部曲的家眷,从少府手里换来了一些奴隶,后来开发南山庄园,更是买了不少奴隶。这几年,刘家的船队从京口招了不少人,这些人家的子女,自然也是可以到刘家的学校里读书的。如此一来,刘家的学校里面学生人数那是越来越多。有些孩子年龄虽然大些,却是没学过字的,这样一来同班的学生年龄就参差不齐。
刘庆之见刘牢之的眼神里充满着玩味,不敢再胡说:“反正就是有人闹事,家里这些部曲子弟就来找我做主。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刘家……”
刘牢之摆了摆手:“别跟我说这些不相干的。这些日子我的侍从队就在南山营地里面训练,你若是肯吃苦,便到营地里面一起训练。能学到多少东西,就看你的造化了!”
刘庆之听了,满脸苦色。
何氏见众人的话题突然围着刘庆之说了起来,竺雪在一旁也插不上话。她是见过刘牢之训练侍从的,这时候忙道:“这孩子不过是瞎闹而已,真要像侍从那样训练起来,怕是吃不了那个苦,这个事还是先放一放罢……”
几个人正在这里说着,就听到门外丫头禀报:“女郎带着何家小郎君来了!”
丫头口中的女郎就是刘道芬。虽然说刘建这两年又添了两个女儿,京口这边府里的下人们却都没见过,所以这称呼自然也就没变。
兴宁二年(364年),在桓温的主持下,朝廷推行土断。因刘建在淮南充实安丰郡,朝廷省乔置安丰郡,刘道芬的夫婿何铮从安丰郡功曹任上下来,刘牢之托夫子郑毅为他谋了一个著作郎的官,在建康任职。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