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龙忙到:“陛下说得极是。现在城内议论纷纷,都说大司马刚愎自用,不肯采纳参军郗嘉宾的良策,以至于粮道断绝。数万北伐军在枋头踌躇不前,丧失了灭燕的战机。被慕容垂小挫之后,大司马又率军仓皇后撤,使得北伐军上下疲惫不堪。这些才是北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计好连忙附和道:“不错!大司马过于谨慎,用兵缺乏果断之心。上次北伐秦国的时候,他不敢直取长安,撤退时被秦军击败;这次北伐燕国时,他又不敢直取邺城,撤退时被慕容垂击溃。若非司州军解救及时,他这次能不能回来且两说呢!”
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朱灵宝,这时候插嘴道:“这个刘牢之,端得可恶!这次北伐本没有司州军什么事情,他竟然强自出头,救了桓温。若非他从中作梗,嘿嘿,大司马说不定已经为国尽忠了!”
司马奕看着朱灵宝有些扭曲的脸,摇了摇头:“大司马身为主将,身边精兵猛将如云。慕容垂击败北伐军容易,真想取大司马的性命,那是办不到的。这个刘牢之嘛,拼死杀敌,也没什么错处!”
司马奕自即位以来,朝政便一直握在桓温的手里。朝中大臣,也有很多是桓家故吏,所以朝廷里的这些事,也很难瞒得住桓家的人。司马奕可不想让桓温以为,自己想要谋害他的性命。因为即便此次桓温兵败身亡,桓家手里还有荆州和江州两个大州,北府一时难为朝廷所用。桓家的实力依旧稳稳地超过朝廷,不是眼前这些人可以轻辱的。
朱灵宝冷笑道:“刘牢之是拼死杀敌,也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就是不知道大司马会怎么‘奖赏’他?”
司马奕眉头一皱,开始细想朱灵宝的话。这朱灵宝说话虽然尖刻,看问题却向来很有见地,所以司马奕此时倒也并不反感。
彭城刘家近年来在与秦、燕两国的交界地方表现的非常活跃,而且作战成果很是丰硕。自从刘义之北上之后,战吕护,进河内,败慕容忠,灭孙兴,拒苻坚。如今刘牢之又带着人全歼慕容德,赶走慕容垂。历次大战中,刘家兄弟歼灭敌军没有十万也有八万,这样的战功着实是显赫。只不过大司马桓温不知道是有意压制还是有什么其它的考虑,对刘义之收复弘农的举动并不赞同,甚至连起码的封赏都没有。
这次与燕军的战斗之中,刘家兄弟的战绩同样出色,尤其是与大司马的北伐军相比。而且这次刘家兄弟的战功不但有司州军府的单独呈送,还有和豫州军府联名上奏的战报。至于击败慕容垂部,救下北伐大军,更有两万北伐将士亲眼见证。大司马的战报还没有送到建康,刘家兄弟的事迹已经在建康传得沸沸扬扬的了。
“朱卿是说,这次大司马还是会压制刘家兄弟,不肯给他们应有的奖赏?”司马奕问道。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