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治理办法_东晋小军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这齐宿本是淮北流民,到刘家后,作了寿春子弟学校里的老师,后来被刘牢之选拔到安丰郡,做了雩娄县丞,两年后升为雩娄令。击败慕容垂后,刘牢之又把他调来许昌。

齐宿苦笑道:“下官一路走来,发现淮北这些地方,越发残破了。这些年淮北老是打仗,没个消停的时候。不管是晋国来了,还是燕国来了,都没把淮北人当人。这地方就是一个战场,哪里有百姓们的活路?”

刘牢之点了点头。淮北这片地方易攻难守,燕晋双方都不愿意耗费大量的兵力来防守,放弃起来没有丝毫的犹豫。所以淮北这里的大族,对燕晋两国,都没有归属感,谁来了就向谁低头,只要不侵犯他们的根本利益就行。当然,淮北这里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汉人。真要觉得在淮北呆不下去了,这里的百姓往往会举族迁移到淮南去。

“齐先生准备怎么在颖川施政?”刘牢之问。

齐宿道:“下官本来不过是一介寒儒,蒙郎君简拔,进入仕途。下官在雩娄县施政,不过是按照郎君定下的章程行事而已。初入颖川,实在还没想好怎么在这里施政。这里的百姓定居已久,多是依附在大族周围,不似雩娄县里都是些移民,所以照搬以前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刘牢之笑道:“不错。这里的百姓太过分散,不太好管理,我一直也没有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这样吧,这一段时间,让陈爽配合你,把颖川、襄城附近所有的人口、耕地以及可以开发的土地摸排清楚。你们也到这里的百姓们中间,跟他们好好聊一聊,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齐宿拱手领命。

刘牢之又道:“我的初步想法,是把这里的百姓,就近集结到附近的大家族聚集地,作为一个大村。每个大村容纳一到两千人,然后就地选出一个村长来,推广我们在芜湖县和安丰郡的做法。”

刘牢之在芜湖县和安丰郡,都是按照人口划分土地,尽量释放依附人口。官府派人组织百姓统一耕种和收获,百姓们只需要负责中间的照料即可。至于需要的牲畜和农具,就需要由官府出面,来向刘家借贷赊购了。如此一来,刘家的工坊可以售卖出去自己的农具,当地的百姓也有能力照料更多的庄稼,官府也可以收取到足够的赋税,一举三得。不过这些办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大族的利益,有些顽固者可能并不会认同。

齐宿有了明确地指示,倒是放下了心来。反正这一切都只是刘牢之的初步设想,实在不行还可以根据当地百姓的意见再修改嘛。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