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求贤若渴_三国里的MC玩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ap.11ei.com

甘宁面色潮红,而蒋琬神色异动,

这时金旋第一次将自己的能力放在台面上,

此时的他至少拥有五郡之地,

又有黔中南中支持,此时的他不但不需隐藏,还合用此物激励属下。

商议众人,看着放在金旋身前的那个大铁矿,

顿时回想起了金旋这两年来的崛起之路,不论是那高产入神种的小麦,还是天路和破车的爆炸之物,

众人无不想到金旋恐怕并非常人,

此时蒋琬心中的意念也是越来越强:

“如此神异之法下,定可以入主中原!”

虽然金旋没有什么看到忠诚度的本事,但看着这些部下的神色变化,想来他们的忠诚也是蹭蹭的向上长了几点。推荐阅读m.biqusan.com/www.biqusan.com/

见部下心中忧虑渐消,金旋便说起了第二件事情,那便是选拔人才。

如今他虽然占据的偌大的地盘,但能用在高层的确实不多,

向是建宁郡周围还有四郡,但你因为金旋手下实在缺人,

便将这几郡暂时归拢,交给建宁治理,

不说太守这一层次的官员缺少,便是没郡之下的各个县的县令县长,也无人任用,

他也只能让部下这几人想办法管理,

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便是蒋琬,潘濬几人能力再大,

奈何政令不出,无人执行图之奈何,

因而招揽人才之事迫在眉睫!

而在大汉选拔人在的方法无外乎是就那么几种,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便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举孝廉,举茂才,举贤良方正。

当初金旋向蒋琬,潘濬,等人询问是否有人人才推荐,

蒋琬倒是认识一些才子,要是到武陵任职这些自然回来,

可听到要去黔中,南中这样的蛮族之地,这些人打死也不愿,

毕竟上一个被刘表派到黔中的裴太守,死的过于凄惨,到现在尸体还没有找到,

让他们取更远的南中蛮族之地,岂不是和送死一样,

至于潘濬,他的老师宋忠倒是荆州大儒,门下弟子无数,基层官员遍布,

本来要是潘濬能请的宋忠出面,未必不能挖的几人,

可惜除了上面那些原因,潘濬向来刚正不阿,擅长得罪人,和他来往之人少之又少,

至于甘宁等武将,认识的能人也不多,图之奈何。

唯一让有所收获的便是张戌:

“此人倒是想我推荐了几个人?可惜张戌人微言轻,推荐之人大多都不搭理他。”

既然察举行不通金旋便想另一个办法,

那便是用科举,毕竟南中环视有数万汉人存在,

其中一些还隐藏在各个县中,算上没有统计到的人口,

南中总也能出些人才吧!他就不信一个人也没有吗?

可想到科举,金旋便有一些顾虑,

从前身得到的记忆显示,

自东汉刘秀用不可思议的方法打到王莽恢复汉朝统治后,

刘秀似乎用尽了汉朝的运气,

之后的帝王几乎都是短命鬼,与前半段的西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汉中甚至有些是幼子上位,

这样频繁更换帝位,使得外戚专权,宦官乱政。

对地方的统治越来越薄弱,以至于士族门阀崛起,

这从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也成了这些士族门阀的玩物,

而科举制,是在刨这些大族的根士族门阀如何能同意。

所幸这时世家大族还没有变成南北朝之后,那样的庞然大物,

若是现在用科举制反而有可能抑制世家大族的形成,

更何况,自身在南中,这里大族的力量薄弱,

谁人又能阻拦自己,

想到这里,金旋便决定使用此法,他回想了一下关于科举制的事情,皱了一下眉头,

金旋漏算了一件事情,那便是自己这里还没有实现科举制的基础。

要知道科举制真正发展起来那可是在印刷术之后,

书籍大量流行,人才喷涌这才有了这样的几乎。

现在不说印刷术,便是连纸都没有彻底流行开来,

虽然这时的纸张经过蔡伦的改造已经可以用来书写,

但其工艺还很落后,造价也不菲,

在北方干燥之地还可以使用,

但到了长江以南,一则是因为气候原因,

而则是因为此时大汉的经济政治中心皆在北方,

南方更习惯使用竹简,

这些因素加起来使得南方的读书人及其的少,

便是他科举又能举谁?

想到这些金旋觉得有些为难,

要不退一步!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一亮:

“可以用一用曹操的求贤令!也不知此事曹操发过求贤令没有?”

想到这里,他向蒋琬询问道:

“公琰可知道曹操的求贤令!”

蒋琬听到此话愣了一下:

“求贤令!”

随即摇了摇头:

“琬,并没有听说过,不过蒋琬深居零陵偏南一隅,对天下大事可能有所遗漏,

主公可问一问承明,承明久居襄阳,天下大事承明知晓更多!”

这时金旋将目光投向潘濬,

潘濬早已听到金旋与蒋琬的对话,于是摇了摇头道:

“主公,濬从未听说过曹操颁布过求贤令。”

金旋见蒋琬和潘濬都没有听说过求贤令,心中一喜:

“看来此事的曹操还没有用过求贤令。”

而蒋琬和潘濬这时相视一眼,

“求贤令”这三字光从字面上,他们便知道金旋的意图,

他二人被金旋任命为两郡太守,比金旋更清楚下面的官员缺少到什么程度,

“察举征辟都不管用的情况下,郡守想到了令一个办法?”

此时二人的脑海中皆出现了这样的念头。

“叔父,这求贤令是何令?”

金旋想了想说道:

“只要有才,不论出身,不论身份,知道到我这里,都会有官做。”

“不论出身,不论身份!”听到这两个条件,议事的几人皆是一惊,

而南中五溪人,看着前面那几个露出惊讶之色的汉人,忍不住嘟囔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

这时甘宁回头看一眼难几个蛮族,对于金旋的话,他深有感触,

他就是因为出身不好,虽然有能力但在刘璋的益州久久得不到晋升,

而投奔刘表黄祖后,更是因为出身而受到打压和排挤,

幸亏他受到金旋赏识,得意统领一军,如今更是得了司马,太守一职,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