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嘛,臣观秘书省丞赵成,也是扎实忠厚之人。还有户部的郭阳,那是陛下的老臣,出任尚书,也是可以的。”
“好了,我知道了。”江河听完,和自己所想都差不多,这才停止询问。与瞿清聊了几句,便退了出去。
临走时,发现瞿清儿子倒是清秀机灵,与之聊了几句,便回到宫中。
回到宫中的江河,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一份来自东瀛的急报。
不用多说,自是张立汇报来的东瀛战况——邪马台主力已灭,狗奴国历险复安。
此时的张立正与菊池彦两路并进,攻克邪马台诸城池。
接过战报,江河倒是欣慰,张立提前完成任务,那自己的东瀛计划也可早做打算。灭掉邪马台之后,江河需要扶持一个代言人,就张立的报告来看,眼下菊池彦是越来越往这个方向发展。
不过此前江河答应过他,此战之后,允许他入籍华夏,这倒是让江河有些为难。不过这点小事,日后见了菊池再说也不迟,眼下江河的中心还是要改革平章制度。
江河分析了两位平章的工作,认为平章之位虽然忙碌,却实际承担了许多原本基础的事物。所以江河打算为平章添置属吏。
可添加属吏之后,虽然解放了平章,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管理?或者说这种已经添置属吏的平章机构,已经成为一个机构,而不是一个官职。
而这个机构,不偏不倚,和中书省的职能简直重叠的太多。这让江河有些想要仿照隋唐置下三省。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如今的平章即相当于中书与尚书的结合体,既是计划的起草者,也是实行部门的最高长官。
而门下一职,则不存在于大宋朝的制度当中,或者说这个门下侍郎,一直是由江河亲自担任。而关于审议的职权,平章又承接了一些,如此看来,平章累死,也不是什么怪事了。
一人身担三职,原本一百个人的活交给了两个人,法、瞿二人坚持到现在,江河也由衷佩服。
不过盲目效法隋唐,也不是江河一贯秉性。
他始终坚持有条理的学,与实际结合,探寻最适合当下的政治制度。
就眼下来看,平章一职不会轮到庸人来担任,所以平章担子多些,其实是合理的,减轻不必要的担子,才是江河要做的。
可就目下来看,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设置新的平章席位,二就是为平章添加属吏,形成机构。
两条路各有千秋,江河也有些犯难。
想了很久,江河决定,两条路都走,都迈一小步。之所以在这件事上畏首畏尾,还是江河担心自己的政治尝试,遭到残酷失败。
对于眼下的大宋,稳定是比什么都强的。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