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结论后,沃森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
常规的颈七神经手术,譬如颈七神经移位术,就可能需要12cm以上的大切口。
而即便是许秋的颈七互换术,平均的切口也在8cm左右。
传闻许秋能把伤口控制得极短。
但估摸着也是6cm以上。
而达芬奇机器人却将这个长度控制到了6cm以下……
可以说是突破了一个不可能的瓶颈了。
毕竟6cm以下,在如此狭小的切口之下,术者几乎没有操作空间……也只有机械臂能在这种术区灵活自如。
至于出血量。
50ml以下就是非常理想的数值了。
这台手术利用电凝等技术,更是直接控制在了39ml,可以说比理想成绩还要优秀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就在沃森沾沾自喜时,申昆仑用高亢的声音报出了二号病人的指标。
“许秋医生的病人,切口长度为4.7cm。而术中出血量更是只有21ml……这些都有视频记录,任何质疑都可以查看直播回放。”
后半句话自然是说给沃森听的。
此刻,沃森听到这两个数字,眼睛已经瞪圆了。
切口控制在了5cm以内?
这是人?!
而且,术中出血量是什么鬼,我现在气得吐出来的血都比这多……
“切开和控制出血不是我们术式的强项……”
此时沃森已经不敢随意对这两个数字提出质疑。
而且也没必要质疑。
是与不是,直播都有记录,临医还没胆子当着全球的面造假。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生物胶的真正优势。
神经定位,以及吻合!
而很快,这两项结果也出炉了。
沃森和许秋对颈七神经的定位都相当快,且准确。
不过,精细的定位还是存在的。
而这就是两人的差距了。
沃森这边,精细误差大于在2.3mm左右。
而许秋却将误差控制在了0.7mm!
这就像是打靶。
沃森距离靶心有2.3mm的距离,而许秋却只差0.7mm……
孰优孰劣太明显不过。
而这还不是差距最大的环节。
整个霍普金斯医院引以为豪的关键技术生物胶,前后总用时七分钟。
这还包括等待生物胶凝结,完成分子层面黏合的一分钟时间。
而许秋这边的徒手神经束膜缝合,却只用了三分钟不到。
几乎只有生物胶一半的时间。
这种对比,让沃森都怀疑人生了。
他不信邪地查看了直播录屏。
等看到视频中许秋那翻飞的手指,才总算意识到,自己妄图用一个生物胶就碾压许秋的想法究竟有多可笑。
而且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许秋的神经束膜缝合术,速度更快也就算了。
在吻合口张力方面上,生物胶尽管是霍普金斯医院的最新科研成果,抗拉强度也已经达到了传统尼龙缝合线的层次……
但,它却有着一个巨大的劣势。
而这也是普通的神经外科缝合手,面对生物胶、自动缝合器这种尖端技术几乎唯一一个取胜的机会……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