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放下一切,去了党校报到。
这个第二期培训班依然是正科和副科都有,但副科占大半,正科大概只有七八个人。
杨辰是年龄最小的,而上岭乡党委书记胡一光是年龄最大的,两个人就被选为了正副班长。
胡一光待杨辰非常热情,以老大哥自居,管理这么一个班级,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他却是一直带着杨辰,一边帮杨辰树立权威,一边教杨辰该怎么管理。
毕竟大家都是领导干部,无非你的级别高点,你是正科,我们是副科,你是乡党委书记,我们是副乡长副局长,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得听你的。
每天的学习内容、讨论发言和批评和自我批评环节,都有人专门记录,然后每天都要送上县里,让县领导查阅。
最关键的一点,每个人,如果你有意见要反映,工作人员就会给你发一个信封和一瓶胶水,让你写好之后密封好,他们会给你交到上面。
这让杨辰想到了武则天的“铜匦”和清朝的“密折”制度,这不是鼓励人告密吗。
忽忽的七八天过去了,这天杨辰被安排整理大家的学习笔记,大多数人还是很认真的。
正在这时,胡一光突然走了进来,看着杨辰不停地打量着。
“怎么了,胡班长?”杨辰不解地问。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