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停的救赎之路还很漫长。
青云的彻底崛起却指日可待。
随着各路传媒集中公开做正面报导,青云科技集团,似乎从某个瞬间开始,成为高科技领域发展的代名词。
连带着京东方,中芯国际,魔都微电子等关联业务公司股价,开始一路飙升,似乎只要能和青云半导体搭上边,都能从中获利匪浅。
连续不断找上门的各弟方集团大老总,二老总们,也各个喜笑颜开,因为李泽华的做人做事风格,受假药停刺激,被迫做出转变。
他必须团结更多利益一致的大集团,抢在鱿太资本和买ban集团下手之前,让青云强大到足以轻松应付所有外来威胁……
“老板,您看这是周受源周总,从大洋彼岸传回来的最新消息,情况很不妙啊……
我发现有时候敌人,甚至都没它们huai。”
姚向军努力控制着面部表情,“以前在京东方肥城项目组做财务融资工作,也算勉强经历过一些事,当时就让我感到诧异。
人,怎么就能huai到这种地步呢?
没曾想,来到青云以后接触层面更深,也看得很透彻,现在也算是能理解,很多看起来很容易做到的事,为什么就是死活办不成。
因为nei部有一群zhu虫,无时无刻不在搞破坏,扯后腿啊!
我们每取得一点进步,它们就如同diea没了,不,是一整个老窝被端掉。”
“正常,本来就没指望所有的设备和技术引进都能顺利,让周总不必太着急,也不要想着花冤枉钱,都没必要,等着就行。
能办的,人家为了后续尾款和超额利润,自然会急在我们前面,如果连目标公司自身都觉得风险太大,花再多钱也无非被人当猴耍。”
李泽华在最新通报文件上画了几个圈,“被制cai最严重的这几个项目,暂时先停下来,主要让当地知名律所和游说团队负责。
慢慢磨,看看有无转机,反正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就行。
剩下这些让周总专门盯着,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公司扛不起更大打击了。”
说完,他感到有些奇怪,“老姚,你看看留下的这几个项目,是不是都是按当时评估风险最大的那些?”
姚向军接过去一看,晕了,“还真是,没道理啊,按说这几个项目,包括12英寸最新技术生产线和10.5代产线,涉及的技术更感。
您看,这儿和美利坚几家公司还谈妥二零零零年以前,过时的基础专利附带无条件转让协议,正常来说,美利坚商务主管部门。
进行贸易审查时,更应该封j这些优先等级靠前的合作才对。”
“你找找当时文件,我好像记得购买这些设备技术时,是和高盛等公司签订过代购对赌协议。”
李泽华记得不错,等文件拿过来时,打开仔细看一遍,懂了。
姚向军更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还是老板您高瞻远瞩,当时我还不理解来着。”
看到特别标注出来的几段关键内容,李泽华笑了,“当时权当有钱烧手买个保险而已,没曾想一语成谶,看来无论怎么调低对手下限都没用啊!
人家总有新花样等着。
子良~”
刘子良从隔壁小单间内部办公室钻出来。
“记一下,以后和欧美敏感科技企业谈合作授权,技术转让和设备采购,一律按这份合同标准办,多花钱才有保障啊。
对了,三哥那边的出口也同样如此,宁愿少赚钱,也要优先保障计划顺利执行和本金安全……”
说完,他自己倒是先笑出声,“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看起来还是真金白银管用。”
“谁说不是呢,多花钱有多花钱的好处,当时我记得我还出言反对来着。”
姚向军回忆时带着感慨:“就以12英寸产线这几个核心技术大件模组的采购来算,当时美方企业报价整套方案17亿美元,加1.9亿软件控制系统和后续维护保障升级服务。
就算我们买,多出点冤枉钱,最多也不会超过20亿美元!
可老板您却一口气批准了26亿美元预算,多出来的这部分,2.5亿请高盛,摩根,美洲银行出面签署互换信用协议,买双重保险。
1亿美元直接和目标公司高管,幕后关键投资人签署,促进项目进度及按时交付合同特殊奖励。
1.5亿美元用于游说公关,和聘请专业法务团队提供保障。
(涉及约600亿美元的所有技术授权转让,和设备采购的法务,游说公馆团队支出,便于记账分摊到各个采购合同中。)
剩下一亿美元用于专门支付美资银行的项目担保,和短期借贷审核担保支付业务。
如此一来,集团的资金安全有保障,目标公司也有充足资金可供生产和采购原材料,最关键是按进度拨付资金(美资银行代垫)。
不动用集团本金情况下,让各方都觉得有利可图,纷纷拿出诚意鼓足劲加班加点赶工,如果合同完不成,公司最多损失些许保证金。
可对方直接和间接损失就大了。”
说到这,他不得不由衷佩服老板的先见之明,以及对人性和大guo之间博弈的把控之深。
说穿了很简单,关键是舍得二字,李泽华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他是绝对控股股东不用对那么多婆婆负责,自己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
一个600亿美元的采购设备技术大计划,明面上用于打点,保障的资金仅支出1%就能把办成(实际支出在12-15%之间)。
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然后按照老板的意思,将目标合作公司和高盛摩根等一大群关键企业请到一起谈判,青云有真金白银,但坚决不先给。
按道理对方是不可能同意,但谁让青云愿意多花冤枉钱呢,比如采购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全套设备和技术转让约80亿美元。
青云直接开到650亿软妹币,什么概念?
2010-2011年间,软妹币离岸汇率对美元,大致在6.6-6.7之间来回变动,650亿软妹币无限接近100亿美元。
扣除一部分土地和建设成本,相当于溢价约15-17%,这些设备技术公开售卖原本就有20-35%的合理利润,现在生产销售同一款产品,有雇主愿意多给超额利润。
谁不喜欢?
虽然这其中还要包括约5%的银行利息支出(生产周期在10-14个月之间,按5%年利率计算,有存款抵押担保,几乎没有风险)。
但剩下利润仍旧让人心动,青云用海量订单和超额利益勾引,不怕对手不上当。
于是乎,对方管理层,投资人在享有按进度完成交付额外奖金刺激下,欣然同意按合同办,只要按时给钱,谁在乎钱从哪里来?
银行更没问题啊!
原本这种级别的大项目,目标国本地银行就要深度参与,赚取稳定利息收入,现在青云从国发行拿到低息贷款。
(由投资接入地和青云共同承担利息,接入地再给予一定期限的免税和贴息支持。)
以协议形式存入汇丰银行(实际不拨付,仍在国发行结算体系中),再由汇丰出具存款单据给到美资银行,美资银行按生产交付进度放款。
额外由高盛摩根美洲等美资核心企业提供担保,它们赚取高额保费的同时,也要为整个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谁不知道这种级别交易,经济因素风险几乎等同于零,隐患全部来自政ce面,一但欧美任何几个大国出面反对,交易就会遭受波折。
青云和诺基亚,阿尔斯通,戴姆勒,西门子等欧洲大集团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有它们帮忙从中斡旋,欧洲出面反对可能性很小。
(代英除外,从合作计划一经曝光,代英就跳脚表示反对,叫嚷着除非老爷们集体瞌睡,不然采购计划别想在代英被审核通过。)
而脚盆鸡又因为把手里过时的光刻机技术卖个好价钱,也很难在这种时候站出来反对,唯一可能介入的只有美利坚商务主管部门。
高盛摩根美洲银行自问绝无问题,一切为了利益嘛,整体打包600亿美元的采购计划,美利坚资本就拿下超450亿份额。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