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打听打听,这片谁说了算,没有我们闻三哥发话,谁来也不好使。
是龙,你得盘着。
是虎,照样给你整成病猫,明白没?!
看你们家大业大,根本不缺这几个小钱,何苦在这耗着,我们一天净请这些老头老太太,一天也得七八十一个人头费。
爽快点把钱付了,下回再来可就不是这个价咯。”
疯狂叫嚣仔的表演还在继续,丝毫没注意对面清一色嘲讽眼神。
至始至终,李泽华都懒得理会,因为他正忙着和央行大老总,聊货币挂钩信用的事。
最近黄金价格受欧债危机消退影响,全球投机热钱热情大减,已从历史高位,接近2500美元每盎司连跌5个月之久。
到四月底五月初时,跌幅已无限接近一倍,财政口和央行已在内部会议上,决定建立长期采购黄金,增加储备,变相为软妹币脱钩创造更有利条件。
还确立以黄金加入一揽子货币,信用托底的战略,可央行毕竟是市场风向标之一,为杜绝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价格震荡,导致采购成本激增。
央行主动出面找青云等多家民营企业代为采购,即原时空所谓的瑞士通道,当时央行每个月通过市场公开采购约15吨黄金。
而通过秘密的瑞士渠道,购入45吨左右黄金进行秘密储存,以方便增强软妹币的信用背书。
而青云也有购置黄金的打算,一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期不乐观,青云内部已经制定未来十年期,储存贵重金属的计划。
包括顶尖工业制造必不可缺的黄金,白银,铜已成功纳入储存体系,青云将会在贵重金属价格波动周期的低位,大量购入提前储存。
二来是以青云系为首的东大,东南亚资本,掌握目前已发现比特货币的半数(另一半在传统美资手里),想要维持比特币的价值。
势必需要一种稳定币值的资源进行捆绑,而价格暴跌的黄金,就成为最佳选择。
因为比特货币的数量有限制,而黄金的价值举世公认,在比特货币发行0.1甚至0.01个比特币之前,黄金都将是无可替代的信用背书最佳选择。
按照青云和内部其它盟友达成的一致选择,包括美洲银行,加利福尼亚财团,硅谷新贵等势力谈妥的条件,双方各集团将共同出资。
利用手中一切资源渠道,趁着华尔街打压黄金价格的有利外部环境,大肆抄底全球库存黄金。
在市场能够接纳的最大限度上,无条件采购。
在这个大前提下,青云很乐意配合央行的黄金战略,并和后者初步谈成每个月15-20吨的代购协议,即青云采购来黄金。
以抵押形式从央行,获取当前金价的美元贷款额度(或102.5%的软妹币抵押低息贷款额度,可用于任何行业投资)。
这明显是对青云更有利,因为随着龙湖从香江退市,润华,招商,利保,南电能源等集团旗下分公司,将陆续赴李家坡上市。
届时需要的出海软妹币数量激增,按集团预估到2015年初,由青云实际负责操盘的李家坡中概股板块,将接纳超过120-150家内地优质企业上市。
总流通市值将超过3万亿软妹币,而且包括四大行,三大通讯运营商,两桶油等一大堆核心国企,及金融,证券,保险类企业。
也将陆续赴李家坡交易市场上市,如果青云系各集团按时间表,在2015年陆续实现上市的话,届时整个中概股板块总市值,将达到创历史记录的30万亿软妹币之巨。
仅流通市值一项,即有望超过8-10万亿软妹币(前期上市的国内优质企业原始股,禁售股将全部解禁)。
而根据青云和李家坡方面达成的协议,当中概股板块流通市值超过一万亿软妹币时,就将在李家坡开通无限制货币兑换业务。
届时软妹币,新币和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流货币,将不再经过特定的八家交易商,提前兑换限定数额的软妹币,参与股票交易。
而是以开户时任意货币币种,以当日挂牌实时汇率,自动转化为等额软妹币随时参与交易。
这也就意味着届时软妹币,将在李家坡金融市场实现自由流通,中概股流通市值有多大,理论上市场上就有多少软妹币。
其对离岸汇率市场的影响也会增大,反过来对东南亚金融市场的控制力度,也会水涨船高。
而以青云在黄金期货市场投机赚取的美元币种,以及通过长期投资美股市场(随时抵押出美元流出美利坚),和在能源,农业市场的布局。
加上微支付在东南亚等外部市场的成功,可以预见的是青云未来不会紧缺美元等外汇货币,反而会出现紧缺软妹币的情况。
和市场其它同行相比,青云并不通过传统实业赚取超额利润,包括拼夕夕,吃了么,蜂鸟配送,青云农业,青云电子(朝旭电子)在内的雇员大户。
基本以亏损养人为主,比如拼夕夕过去一年总营收400多亿美元,成功闯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前列,可净利润仅1.5%。
青云农业更是一口气创下年度亏损,超500亿软妹币的骇人听闻财报,蜂鸟近乎于垄断整个快递行业,并成为物流行业巨无霸。
一年营收数千亿软妹币,可一看盈利才可怜的40来亿,2%盈利率都没有,也难怪外人看着偌大的青云体系无可奈何。
如此多的雇员,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和先发优势,后来者要如何才能顺利破局?
总不能一上来,先预期亏损个几百亿打价格战,然后一亏十几年,和青云没完没了的争夺市场优势吧?
问题是谁敢这么亏,哪个投资人疯了,会把钱投进来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何况青云在本行业持续亏损,反过来又能通过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其它关连行业把钱赚回去,比如外卖业务,青云不赚钱。
可依靠为餐饮门店提供商业地产租赁,青云置业名下的上亿平方米商业地产被盘活,其出租率从未低于90%,仅依靠这一项。
青云置业就能在内部,每年创造出上千亿的出租收入,加上地产价格飞速上涨,仅溢价部分按目前亏损幅度,就能支持吃了么连续亏损五十年以上。
还有蜂鸟配送的食材供应链,始终维持在50%净利润左右,这怎么打?
最容易产生竞争的行业,青云压根不赚钱,还连续投入巨额费用持续亏损培育市场,要的就是没人敢主动发起挑战。
而在主流行业之外,青云开创性弄出配套行业,将利润大量注入这些入门门槛极高的业务,外人想要轻易涉足压根不可能。
因为即便没有排他性合同约束,竞争对手也拿不出同等优惠条件抢走客户,除非其不惜血本狂砸资金进场。
可这又回到事情原点,那就是青云拥有一整个完整产业生态链,单个业务亏损压根不可能触及根本,它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
通过关联企业不断输血稳住基本盘,然后通过其它行业的优势抬高竞争成本,迫使竞争对手自动认输,否则必将血本无归。
久而久之,外人也看明白了,青云这就是变相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行垄断之实。
可看明白没用,因为青云恰巧处在出海最关键的位置上,只要出海战略还在成功推进,上层就需要这么一把锋利的刀破局。
在刀产生自我意识(和国家制定的大战略背道而驰),或出海战略大获成功之前,上层决不允许有任何人试图毁掉它。
这就是不败金身,是青云敢于放开手脚四处投资的底气,而只要李泽华本人不越过雷池,也没人会冒着巨大风险试图替换掉他。
谁敢保证换上来的人,还会如他一样具备开拓眼界,且在绝大多数时候,无条件配合燕京处理一些,后者不方便出面解决的问题?
哪怕是条gou,养熟了况且舍不得放手,何况是是一个掌握海量资源的人,浑身长满尖刺不提,还广泛代表诸多强大集团切身利益。
要动他,很难很难,比如要在零售行业称霸的润华,想成功走出去掌握东南亚水电基础的南电,以及想搭上顺风车,将海运港口铺到全球的招商集团。
持有青云5-15%不等股份的三大社保基金,国资委,都不会允许手里掌握的核心资源股份,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