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齐聚一堂瓜分盛宴_胜者为王,重活200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11ei.com

“真是不做金融不知道赚钱的快乐,坐庄,真的是稳赚不赔啊!”

李泽华整天满世界飞,这里逛逛,那里瞧瞧,时间过的飞快。

一晃,又到临近年底结算日。

今年尤其热闹,因为又新增几个大市场,尤其新加坡中概股和香江交易所,不仅有股票交易佣金,还多了期货市场稳定收入。

这不大家凑一块,眼巴巴等着分红,尤其是欠一屁股债的贺忠平简直望眼欲穿,等拿到前三季度财务报表,简直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有没有搞错,今年我开了三个大单(指暹罗,马来亚,巴布铁的轰隆隆采购定单,总规模惊人,但今年实际交付还不多),赚到的钱竟然连交易所零头都没有?”

看到恐怖盈利数字,贺忠平险些当场抑郁,旁边夜景明没好气瞪他一眼,就差明着鄙视他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可是接过数据一看,即便是他也被狠狠震撼道:“搞错了吧?”

“没错,趁着英镑汇率保卫战时,集团和代英就伦敦贵重金属和能源期货交易市场的股权争夺,展开激烈交锋。

最终我们技高一筹,成功拿到伦敦贵重金属交易的90%控股权,以及能源期货市场的30%股份,另外还有苏黎世外汇交易所。

何兰能源期货交易,和佛郎机农产品交易所的控股权,零零种种算起来,青云投资几乎控制了全球16个主要股票交易市场。

和约40个期货交易所(同一个经济体有好几个期货交易所,按种类或地区划分,比如黄金期货,外汇及农产品,原材料等等)。

再加上超过600家遍及全球的证券交易行,金融机构控制的交易席位,累计为全球超过4.5亿金融消费者,超1.3万个机构,基金。

和金融公司提供最专业,最优质服务,仅交易佣金,上市申请费用两项就创造超85亿美元总收入,其中香江交易所贡献17亿美元,新加坡中概股贡献……”

作为青云集团财务方面第一人,林文辉如今意气风发,他负责的青云投资,民生金融控股集团,业绩蒸蒸日上。

已事实上成为整个集团最赚钱的业务,和掌控微支付,产业基金的萧成栋,姚向军并称集团三大财神爷。

手里有钱,又得到老板大力支持,林文辉如今走路生风,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从容。

在面对股东咨询时,任意数据张口即来,看着一连串的零,任谁见了他都得疯狂。

比如许欣有那么一瞬间,都想让手下人给林文辉安排特殊照顾,说不定还能将这个男人拉过来,为明日资本创造源源不断财富。

可是看了眼场中央那个看似人畜无害,甚至有闲心修剪手指的男人,她就瞬间老实下来,无它,这家伙在外面跑一圈。

所作所为着实把大家吓到了。

以前在国内,他还有所压制收敛,大家还以为他毕竟出身寒微,不懂得如何运用手中的资源,暗地里没少有人笑话他。

没曾想,出去一趟,大家才发现,这家伙哪里是不会运用规则,而是对同胞心存最后一丝善念。

自从踏出国门。

好家伙,放神话故事里,妥妥的招魂幡修炼者啊,别问为什么浑身冒黑气,那是正的发邪。

吕宋都不提了,杜罗德自个就有那意思,可在南美跑一圈下来,光是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些数字,就足以让人胆颤心惊。

更别提他亲自为南美业务定下的发展框架,任何人只要看一眼都心底发寒,这丫的压根不是人啊,只是之前隐藏的深,没看出来。

别的老板看数据报表,单位是金钱货币,关注产品市场占有率。

他呢,看的是是人~

“很不错,继续加油努力!”

李泽华简单发表一句评论,随即按照各家集团在产业基金持有的份额,第一次发放本年度分红(预估费用,年后才会发)。

“老规矩,国内吃7成,东南亚吃两成五,剩下5%给传统美资和其它为集团业务提供帮助的友商。

大家没有意见吧?”

“没有没有,李总您说了算。”

“感谢李总带发财。”

大家就算有意见,也不敢在这种场合公开提,何况李泽华做的非常好,里里外外贡献那一连串的零,只要每年都有足够的分红喂饱在座各位。

除非傻子,才会想着取而代之。

因为这个位置并非那么好坐,没有足够的人脉支持和高层认可,摆不平国内外一系列复杂的利益关系,谁上去保准呆不住三天。

就得被人赶下来。

李泽华也是赶上好时候,一切尘埃未落定,仗着先知先觉提前卡住移动互联网的春风,硬生生依靠人数优势把业务带起来。

有了保命的底牌,又顺势将手伸进互联网金融,趁着所有人没反应过来之前,自成一体。

在座各位没有一个人不眼馋微支付的利益,可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试图染指微支付的控股权,因为单独一个微支付还能对付。

可其背后实际雇员人数超过千万级别的青云集团,谁来对付?

别说什么做企业还不容易?

那是没碰上要命的时候,青云投资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个刚开始不为人知的习惯,那就是无法将整个集团控制的包括友商资源在内。

一块整合打包进去,用最短的时间形成规模优势,都不说一二线大城市,就比如三线五百万人口的某城市。

青云累积在20多个行业一口气从无到有,硬生生在当地弄出一座崭新的新城区出来,光规模化的产业工业园就一口气建成4个。

包括友商在内召集一二百家企业共同投资,直接雇员超5万人,这背后就是5万个家庭,以及动辄每年几十亿的税收规模。

这什么概念?

动一家就是动一群,那到底是整个城市换个支柱产业容易,还是在那几个关键位置上,换个人容易?

何况青云又不是不懂规矩,该照顾的各方面绝对不含糊,大家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只要地位到了,无需你开口,青云庶务部直接发邀请函。

每个月当地平均工资三五倍养着,各种不那么离谱的报销单据拿过来直接签单,至于来不来上班,各位大爷自己看着办。

总之上面有专项扶持项目申报,各种产业扶持名额,资金,该给青云的那一份,自己看着办,总之青云不上桌,谁也别想动筷子。

青云没有不请自来的习惯,可你真不敢不请?

不好意思,难办,那就别办咯。

桌子一掀,大家都别吃。

弟方上其实也省事,因为每年业绩增长目标,招商引资之类的烦心事,完不成就来找青云要保底,双方有良好合作基础在。

青云多少都会给点面子,帮忙解决实际难题,比如说引入一点新产业边边角角凑合用。

由此还引申出上世纪90年代的收入转移大法,这玩意本就是潜规则,到新世纪玩的人不多了。

通俗点讲,a地今年任务100万税款,可a地不小心引入一个超级大企业,当年干成了一千万,在正常人眼里这是超级大好事。

应该大书特书,把各路新闻媒体都找过来,让a地大出风头才对。

可你要真这么干,嘿嘿,你个人倒是舒服了,搞不好凭借这次的功劳拍拍屁股往上升,可从上到下都会恨你入骨!

从今往后,你就成了异类,走到哪都被排挤,人们会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直属老大看你表面笑呵呵,实则转头骂傻x,唯恐你没事坑他一把。

新单位同僚,表面会佩服你的才能,实际对你敬而远之。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