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闻喜县令有些玄妙啊。
闻喜乃是裴氏的地方,县内基本都是裴氏说了算。
这些年闻喜县令一直未设,即便有也是空职。
因为,外人根本就抵不过裴氏在闻喜的势力。
且如今裴氏族长裴茂,正任朝中重臣。
谁敢得罪?!
杨彦咂舌:
“这县令……”
李榷知道他想什么,便道:
“贤弟,你要往好处想。”
“闻喜城数次面对贼患都未失陷,说明裴氏族兵精锐。”
“正可辅助你收服县域领地。”
“而且,闻喜县有城七座。”
“就算分给裴氏一个闻喜城自治,又怎么了?!”
之前,杨彦和徐晃争夺的左邑城就属于闻喜县。
而且左邑城曾改名闻喜,后新建闻喜城,又改回了左邑城。
杨彦去过左邑城,也很喜欢这地方。
杨彦若是攻左邑,还可以请求裴氏援助。
而这也是李榷的想法,他做了河东太守后,便要拿出成绩。
所以,促成杨彦和裴氏合作,向北驱杀贼寇就是他的计划。
杨彦引着李榷入城,一边询问:
“太守的意思是让我向北出击?”
“那杨奉韩暹等人呢?胡才也还在安邑城附近,不管了吗?”
李榷道:
“给你闻喜县令,但没让你现在就去打。”
“我们还是先对付杨奉和韩暹。”
“我斥候得到消息,杨奉带精兵来攻夏县了。”
“所以,我来找你商量如此击破杨奉。”
“另外,卫觊和蔡邕是不是在你这里?”
看到杨彦点头,李榷忍不住问:
“他们为何来找你?”
杨彦很直白:
“应该是我魅力大!”
李榷啐了一口,却不由想到了卫觊所说“杨县杨氏”的事。
他问道:
“你确定是夏县人?而不是杨县人?”
杨彦未置可否,因为他也不知道。
他问过大哥杨翰,杨翰却只说搬来的,不知原籍。
见李榷盯得紧,杨彦便干脆摇头:
“我也不知道。”
李榷的脸色就变得深沉了。
进城之后看到镇上穷困凄惨的样子,李榷颇为惊奇:
“这么艰难?夏县没有援助你?”
杨彦反问道:
“我河东铁骑隶属朝廷,夏县为何援助?”
“倒是太守大人是不是给点军粮啊。”
“实不相瞒,新收了两千贼兵后,粮食不够吃了。”
李榷踌躇了片刻后,竟然同意了。
杨彦顿时警惕起来,李榷这么大方,肯定有事。
果然,下一刻,李榷就道:
“粮食给你了,之后的军事行动,你要带着四百铁骑助我!”
杨彦道:
“可以,你给我四万粮食。”
李榷一口答应。
杨彦不免奇怪:
“难道相国在京城劫掠世家、筹到粮食了?”
杨彦知道,前段时间董卓和牛辅等人都缺粮。
毕竟董卓入主京城后遭到了世家大族的抵制。
而朝廷早已国库空虚、世族拒绝供给粮草后,董卓着实紧张了一段时间。
如今,董卓应该是熬不住了,便纵兵劫掠了。
李榷见他一下猜中,不免惊奇:
“贤弟未卜先知啊。”
“但不能说相国劫掠,是惩罚那些有钱但吝啬的大族而已。”
杨彦没跟他争辩,他觉得董卓劫掠那些大户,总比劫掠平民好。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