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沛柔不解何意,齐延却也没有解释。
父亲写这首词给她看的时候,眼中饱含对她生母的深情,而她已经不记得那时齐延的表情。
她生母写这首词给她父亲的时候,笔下寄托的却是无限相思意。
齐延第一次出征蜀中七个月,她给他写了十几封信,每日想起点什么,就要提笔写下来,隔了十几日凑成一封信,才小心翼翼地封好,让人送到驿站去。
可是她却连一封回信都没有收到。
她总是安慰自己,是他太忙了,他是大将军,所有的事情都要他安排,怎么能总是儿女情长。
可是她见到过他给祖母和父母的信,就连他大哥也有。她是他的妻子,他却连一个字都没有给她。
后来他第二次出征蜀中,何霓云已经在府里。
有一次她路过三房小常氏住的恪德堂,何霓云正在里面和小常氏闲话,读齐延写给她的信。她忍不住要驻足,听完了整封信的内容。
言辞绮丽,饱含真心,也的确只适合写给何霓云这样通晓诗词歌赋,知情知趣,能与他相和的人。
也许她和齐延的确不适合做夫妻吧。
沛柔转过身去,齐延看着她的目光是冷淡的,真就如并不曾与她相识一般。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她得的是他亲手所制的东西,她总该跟他道声谢才是,她就行下一个礼,“谢过齐世兄。”
只这简短的一句,没有等齐延回答,她就重又转过了身。
身后传来齐延更冷淡疏离的一句话。“这纸笺是我赠给柯师兄的,他要如何处置,自然都是他的事。徐五小姐只需要谢过柯师兄即可。”
他和柯明叙都是周老先生的关门弟子。
又是“徐五小姐”,连称呼她一句“徐五世妹”都嫌太过亲密了。
前生的“意娘”,只怕也是他从一众称呼中能挑出来的最疏远的一个了吧。
她与齐延已然无话可说,要再和柯明叙闲聊,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心思。
恰好街市上忽然热闹起来,人潮涌动,传入沛柔耳中的不是欢呼声,而是各种各样的叫骂声。
敕勒的使臣经过了这里,一行十余人,有燕梁的武官陪同。
敕勒与燕梁年年开战,也就年年都要征兵。谁家都有战死沙场的人,敕勒人在他们眼中是屠刀,是灾难,让他们怎么能不恨。
沛柔久在宫中,当然知道敕勒使臣来访的事情,只是忘记了正是今日而已。
难怪贞静公主听她说她今日有事要早些出宫,表情会那样的惋惜。不过她也并不想看这一场热闹。
这件事情已经筹备了很久。
先是陕甘总督崔成燮大人在万家将领的陪同下出关,在斡水河边见了敕勒一族的将军,双方谈过了条件。而后才有敕勒使臣入关,往燕京来谒见天子的事情。
原本谈好的条件里并不包含了公主和亲这一条。敕勒使臣在金銮殿上提起,引得燕梁朝臣激烈地争论了数月。
主和的那一派说,西北连年战火,民不聊生。无数战士战死沙场,使老无所依,幼无所养。
更兼黄河疏浚多年,成效不显,恐怕还要国库更多的投入。
两边消耗,总有一日入不敷出。
言下之意,赔一个公主进去,不管保多少年的和平,都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也真是荒唐,最后今上居然真就同意了送公主和亲,还假模假样的要求单于散尽姬妾,只留下燕梁公主这一个大阏氏。
此时敕勒的使臣风风光光地从朱雀大街上往皇城的方向走。
来年从皇城中出来,十里红妆的公主,踏足西北的草原,不过三年就香消玉殒。
而且还是死在两军对峙的阵前。
沛柔知道结局,不愿再看。等使臣远去,就和柯明叙告别,也把沛声一同带了回去。
沛声和齐延两生都是好友,前生她也如海柔求他给她带话本一般求过沛声。
要他打听齐延的行踪,要他把她想送给齐延的东西转交给他。
求了他好多好多次。
今生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