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平头小百姓,没见过什么世面,哪曾想他师父竟然是这么一个大人物。
顾澹泼阿犊冷水,说道:“虽说是咱们藩镇的节度使,可也不是什么好人,你看在他治理下,盗贼随便杀人抓人,有些官兵呢,干的事和盗贼也没差了。”
虽说顾澹对历史全然没兴趣,可读书那会好歹考过成朝晚年,藩镇割据的事,他道:“这些节度使就是滚蛋,今天你攻打我,明天我攻打你,天天瞎打仗,城头变换大王旗,百姓跟着他们遭罪。”
阿犊从未去想过,他们身处乱世,所以才过这样的日子,在他们这些老百姓看来,似乎人世一直是如此艰苦的。
阿犊讷讷道:“顾兄,你说你从别的地方来,你们那个地方也打仗吗?”
顾澹跟他讲述现代的事,阿犊听得一愣一愣,很多事物他都听不明白,如听天书,当然他这也是正常反应。顾澹跟他细细交流起来,才第一次意识到武铁匠有多不同。
武铁匠堪称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一学就会,他思维开阔,理解能力特别强。
阿犊听得睡着,趴着枕头打着呼噜,顾澹开始想念武铁匠,在他离开的第一天。
第二天,阿犊帮顾澹搬家,两人到猪圈里抓猪,将猪捆住,两头猪杀猪般的叫唤,被抬上独轮车,把鸡舍里的鸡装鸡笼里,也一样绑在独轮车上。
一起运走的,还有顾澹的一些生活用品,一只猫,一趟运不完,他们运了三趟。
阿犊家虽说不如宣丰乡的乡豪富裕,但宅子还是比较气派的,有地方给顾澹养鸡,为养猪则在院墙外筑了个猪舍。
安排给顾澹住的单房,在一个小院里,本是间空房,很宽敞,虽说挺简陋的,不过顾澹也只是夜里才在里头睡觉。
武铁匠叫来官兵剿灭石龙寨的大恩,村正铭记在怀,武铁匠临走前将顾澹托村正关照,他也尽心照拂。
村里人或多或少都听闻武铁匠本是个武官的事,自然也不敢欺凌顾澹,怕有朝一日武铁匠回来找他们算账。
生活似乎又安定了下来,在院中喂鸡的顾澹,拿着一只小竹筛,扫视这陌生的院落,杵在院中发愣,英娘喊他,他才回过神来。
英娘听说顾澹搬来村中,连忙过来看他,对他道:“顾兄弟,奴家就住在附近,往后有什么难处,尽管跟奴家说。”
说毕将几头自家种的芋头塞给顾澹,她真是个有侠心的女子。
顾澹道了声谢,将芋头收下,也回赠把自己种的菜。
英娘进院瞧瞧,见顾澹做饭的地方在院中,露天没遮没挡,说让她阿父帮忙搭个厨房。顾澹笑语不用,他在村里请了土匠。
屠户知道女儿当初险些被孙吉欺负,多亏顾澹出手相助,才逃过一劫,对顾澹另眼相待。
泥砖筑的厨房,不大一间,顾澹收拾得整洁,他是个爱干净的人,即便是个脏乱的环境,他也能整理得舒适宜居,仿佛他的双手有种神奇的力量。
武铁匠那座在村郊的宅院并没有荒废,顾澹仍旧天天过去照顾菜园,阿犊也还在那里打铁,虽说没有师父的功力,但阿犊打造的锄头菜刀锅盆之类,也还堪用。
武铁匠走后不久,一伙官兵入村拉走几个青壮,说要运粮去前线,顾澹正好在郊野,没撞着这伙官兵,没被抓走。
回来后,顾澹听村正说合城那边已经开战,怕是过些天又要来拉人,来索粮索钱,让顾澹和阿犊千万不要出村,下月的赶集也不要去。
在不安中,渐渐入秋了,前方战事不断,乡里也征过两次兵,有一次阿犊险些被拉走,村正拿出不少钱才帮孙子除去名额。
顾澹很侥幸,武铁匠帮他弄的文书,正好在这之前到顾澹手中。顾澹身为官员的亲眷,不用服徭役,不用从军。
顾澹成为了武忠镇将军武昕森的家属,他把文书压在枕下,有这张纸在,能保他一时无忧。
武铁匠在被迫成为武忠镇的将领前,他显然权衡过去留,必然也细细思考过,他最终的抉择实数无奈,但也不忘给顾澹弄个官眷身份。
这份文书在路上辗转过一段时日,才最终到顾澹手中,此时的武铁匠应该已在前线作战了,以他的本事,战争就是再激烈,他也应该还活着吧?
不知不觉间,时光流逝,枯叶飘落,秋风萧瑟。
挽着竹篓在林丛里挖野菇的顾澹抬起头,见林丛里冒出好几个身影,孙三娃后山这处“秘密基地”,也不再无人涉足,村民们到处找山货。近来官府频频征粮,几乎人人家无余粮。
顾澹比村民的情况要好上许多,他存了不少粮,再则他是孤家寡人,没有一家子老小要养,就他一张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採得一篓野菇下山,道遇孙三娃和他的伙伴,孙三娃说他们明儿要进山打猎,问顾澹要不要去。顾澹说他就不去了,他不会使弓箭,还让孙三娃进山小心些,山中猛兽多。
随着村落的人口凋零,一些山野猛兽的身影在村郊偶有出没,它们活动的范围在变大。
寒露未过,一股秋杀之气袭来,天气骤然降温,冷得人直哆嗦,这天气属实反常,天灾人祸的。
去山野采集山货的人更多了,顾澹掀开米缸,米缸快见底了。
顾澹有钱,能买粮,不过粮价贵,为过冬还是先省着点吃,他捞鱼虾,採野菇,摘野菜煮野菜粥,偶尔他也会改善下伙食。
自打有户口后,顾澹出过几次村子,他发现附近的村落普遍都穷,眼下正值战乱,不敢到处乱跑。明年开春他想去宣丰乡走走,那边富户多,他可以去帮人画像绘梁,或者帮人管账,他识字也会算账。
在孙钱村养家畜,种菜,只能糊口,想日子过得好,还是要再找个副业。
自打武铁匠走后,顾澹很少去想他,不愿去想,想就难过,他毫无音信,甚至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也就在天气骤冷后不久,前方大败的消息传到东县,人心动荡,谣言四起,幸在村正的消息灵通,能确定武忠镇在合城吃了败仗,节度使杨潜败走。
过了几天,顾澹听闻,他们东县这里又变成卢东镇的地盘,在朝廷和武忠镇大战时,卢东军在后方趁机抢武忠镇的地盘,占据了东县。
城头的大王旗换了谁家的,对百姓而言并无甚意义,日子照旧艰难。
午后,顾澹在厨房里煮粥,阿犊提着一条鱼过来送鱼,他无奈道:“捞半天,就捞到几条,天气一冷,连鱼都不探头。”
顾澹接过鱼,见还活着,解开草绳,将它养在一只陶罐里,他说:“溪里没剩多少鱼了。”
听到两声猫叫声,阿犊见黄花鱼绕他脚,喵喵叫,他蹲身撸毛,训它道:“你乖乖待屋里,别往外跑,小心被人偷去煮了吃。”
以往村里还有几只流浪狗,流浪猫,也不知什么时候都不见了踪迹,人人都许久没吃上肉,多半是人抓去烹煮。
顾澹现在还养着几只鸡,很瘦,围在鸡舍里,都不敢放出去,至于那两头猪,顾澹无奈地将它们卖了,草木凋零,天冷猪菜少,实在没粮喂它们。
确实不舍得卖,但看着它们日渐消瘦也心疼,最终顾澹还是卖掉了。
顾澹盛碗粥给阿犊吃,热乎乎的粥很御寒,阿犊边吃边念叨这段时日的事,说着说着,他突然停下羹勺,他道:“顾兄,我觉得师父肯定还活着,说不定跟着武忠镇的大军撤走了。”
节度使杨潜败走,在杨潜军中当职的武铁匠,不知道是活是死,一点消息也无。
望着陶罐里吃力摆动尾巴,半死不活的鱼,顾澹心中怔忡,没有回应。
夜里,天气寒冷,顾澹往小陶炉里加木炭,用炭火取暖。他借着火光,在旁整理衣笥,他翻到一件厚实的袄衣,袄衣很宽大,那是武铁匠的袄衣。
顾澹将它拿起,披在身上,袄衣很长,长至他脚腕,顾澹低头嗅闻衣服上的气息,洗得很干净,没有残留一丝武昕森的味道。
他抚摸袄衣,仿佛在抚摸着一个真实存在,有温度质感的人。
香饼还剩大半盒,一直没怎么舍得用,顾澹碾碎一块,放在香囊里燎烧,香气袅袅,安抚着他的心。
在这间简陋的寝室里,他披着袄衣,盖着被子,在香雾氤氲中睡去。
第30章
战乱时,乡下总是比城里更易生存,取暖用的木材山野里有,饿了能打猎、网鱼、摘野果、拾菌子。
村子周边被村民如梳般扫过一遍,可以到离村较远的地方,搜一搜物产还是有的。
人人都穷得抓襟见肘时,没有对比,往往不会觉得日子有多苦。
顾澹和村民去林中的水潭网鱼,天冷得很,村民的衣服湿透,都打着寒颤。
收网后,鱼获颇丰,大伙在潭边支釜,煮鱼吃,顺便烤火。
湿淋的衣服用树枝叉起,立在火堆旁,众人笑语,围着团火,脱得剩裤衩。
顾澹下水拉渔网时,人也泡在冰水里,不过他携带了更换的衣物。
出水潭后,顾澹找个有树木遮挡的地方,他擦干身体,搓干头发,把干燥的衣服换上,外套上袄衣。这样在火边烤一会儿,身体就暖和了,不易生病。
坐在孙岩和孙三娃父子身旁,捧着碗吃鱼,顾澹听村民唠嗑。
有个老叟讲他孩童的时候,四处闹饥荒,有天,一头大野猪跑田地里刨食,被村民发现,接着全村都出动了。
支着大铁釜煮的猪肉,人人有份,野猪肉那叫一个香,时隔多年,老叟还记得那个味道。
老叟这番讲述,听得村民们猛咽口水,觉得碗中的鱼肉更美味了。
顾澹和村民一起笑着,他想那头野猪低估了饥肠辘辘村民的战斗力。
回家时,顾澹裹着暖和的袄衣,提着分来的一大篓鲜鱼。
和村民在院门口相辞,顾澹回屋,先把鱼提到村正家的厨房里,阿犊的堂妹阿巧在。顾澹分出一半的鱼给她,问她阿犊和村正去宣丰乡还没回来吗?
阿巧欢喜拎过鱼,麻利地刮鳞,掏腹,动作老练,她对顾澹道:“回来啦,刚刚阿犊兄又和祖父去陈村,听他们说要凑钱买点粮食给奶娃娃吃。”
村正家有八口人,小孩子有两个,大人挨点饿不要紧,小孩子不吃谷物容易夭折。
“你听他们说要凑多少钱吗?”
“奴家没听说。”
阿巧把头摇了摇,她自去刷锅烧水,准备煮鱼。
顾澹提着半篓鲜鱼,回到自己住的小院,他进厨房将鱼倒木盆里清洗。他留下一条做鱼羹,其它的都开腹刮鳞,带皮剖开,而后架在灶火上熏制。
他一个人吃得不多,有富余的食物,他都会储存。
夜里,村正归家,顾澹过去询问村正买粮的事,村正喝着鱼汤,对顾澹说:“宣丰乡一户富人家,有几石谷子要卖,咱们村穷凑不出几个子,我明儿还得继续上陈村凑钱。”
“顾后生要是有钱,不防一起凑来,多少都行,你也好备点粮过冬。待天降大雪,就是黄金也换不来几斗豆米。”
往年再难的灾年村正都度过,他应对的经验很丰富。
顾澹手中捏着一串铜钱,他对村正说:“我这边凑三百二十钱,眼下米价昂贵,不知这些钱能买多少?。”
村正见顾澹手中有钱,丝毫不意外,早些时候,他卖过两头猪,而且武铁匠走前显然也给过他钱。
不说给顾澹钱,武铁匠走前,还给了村正一枚金饼,说是阿犊日后娶媳妇的贺礼。
武铁匠有钱,而且很慷慨。
上次去周店军所赎顾澹,武铁匠就曾拿出过一块金饼,那时村正感到十分惊诧。后来,村正才知道武铁匠曾经是员郎将,恐怕还很有些来头,也不意外他手中有金饼了。
村正接过顾澹递来的铜钱,他喟道:“能买来一斗四升米,顾后生一人足够过冬。早些年也有好年景的时候,一斗米才六十钱。”
“明日,老朽想请顾后生一起去宣丰乡买粮,钱用多少剩多少,帮我们做个帐。”
买粮的钱是孙钱村和陈村好几户人家一起凑的,需要记个明白账,回来好分粮。
“那好。”
顾澹满口答应,买粮食要运回来,一路还得担惊受怕,多几个人多几分力。
他们两人在房中交谈,其余人都在外头,此时阿犊捧着碗鱼汤正在厨房里吃,厨房暖和,他都懒得挪窝。
没多久,阿犊见顾澹从屋中出来,他跟顾澹抱怨说三五石的陈年谷子,压仓货,不是什么好东西,也敢开口要这么多钱。
他张开五爪比划两下,忿忿不平。
“顾兄,明年开春,咱们将师父家屋后的林地开荒,种上一大片豆田,定教它吃也吃不完。秋收时还要挖个土窖藏起来,再不能让官兵搜去。”
“你给我打造把锄头,明春我跟你去开荒。”顾澹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虽然这想法是有点天真了。将田藏在荒林里,庄稼很难不被野生动物糟蹋。
和阿犊闲谈两句,顾澹离开,回自己的屋里头,他借着月光没点灯,把门一关脱衣服。脱下衣服,钻入被窝,顾澹把袄衣抚平,又披在身上。
武铁匠的袄衣,顾澹一直贴身穿着,他将袄衣的衣摆折起一截,缝短,穿的时候不至于垂地,给穿坏了。他还在袄衣的夹层里,缝进去三块金饼,就在胸口的位置,用手一摸就能摸到。
金饼这样放应该是最安全的,顾澹不打算花它们,也不舍得。
托武昕森的福,自己没穷得砸锅卖铁,有三块金饼,还有不少铜钱。
也不知道武昕森走前,将三块金饼和信纸一起放时,是做何想,倒是有几分现代人付分手费的意思。
顾澹摸了摸袄衣,躺平睡觉,他闭着眼睛,渐渐睡去。
分离这段时日,顾澹其实没有特别想武昕森。
很奇怪,在这般动荡的环境下,焦虑的生活会使人变得不爱思考,仅凭着本能生存。
情爱这种东西,在这样的时代里,和那袅袅腾升的香般,都是如此的奢侈。
第二日早上,顾澹被阿犊吵醒,他被唤去村正家,一起吃了顿早饭。
吃过饭后,村正家中来了两名要随行的青壮,一伙人推着独轮车出发,前往宣丰乡。
抵达宣丰乡,拜访要出售谷子的那户豪富家,村正购得数石谷子,让顾澹和富户将钱结算,顺便做个帐。
三石陈年的谷子,掏尽了村正携来的一大袋铜钱。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