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沉迷事业[快穿]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57_女配沉迷事业(快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11ei.com

“咱们这的衣服,谁家不是大的穿完小的穿,衣服上那补丁多了去了,这衣服虽说是旧衣服,但也就穿个一两年,跟咱们这的新衣服一样。”老板说道。

顾晗笑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两年的衣服不就在这新三年里面吗?”

老板一听顾晗这话就乐了,笑道:“还是你这姑娘懂得多,明事理,这衣服可不就是新衣服吗?再说这些衣服又没有破,你们洗洗,完全可以当新衣服卖吗?反正买卖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陈秀皱眉,想要反驳,顾晗却是笑道:“您说的对。”

高灵希这个时候也看了眼顾晗,她原以为这个时代的人思想都是纯洁的,就像她爸和陈秀一样,看到她买这些旧衣服当作新衣服卖,一定会生气,觉得这不是诚信经营,一定会被说,但她没有想到顾晗居然会赞同。

不过,高灵希看顾晗之后就不说话了,也没再说什么,专心捡起衣服来。

另一旁的陈秀一直皱着眉,不过她已经习惯了以顾晗为主导,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

等到高灵希捡完衣服,结了账,她们才离开。

出了宣茂市场后,高灵希和高父带着衣服和批发的发夹之类的饰品,心情很是愉悦,高灵希知道这将是她的第一桶金,这些衣服能够让她赚上不少。

“我们你们拍张照吧。”顾晗说道。

高灵希没有想到顾晗还记得之前承诺过的话,很是高兴,当然比她更高兴的是高父,他还从来没有拍过彩色照片呢。

照好后,顾晗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拿出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对着高灵希道:“写下你的地址,洗好照片后我给你寄过去。”

高灵希很高兴地写完后道:“姐姐,要不然我们互相留个通讯地址,以后也好联系。”

顾晗看了一眼高灵希,高灵希觉得自己有些心虚,她觉得自己的小心思都被顾晗看穿了,顾晗不说话,也没有留地址,但高灵希也不敢再问地址的事情。

所以,高灵希只能再换个话题,道:“姐姐,你们什么时候走?说不定我们还能搭个伴?”

“我还要在南市停留一段时间,暂时不会回去。”顾晗说道。

高灵希听后很是失望,她以为还能和顾晗一起回去,到时候说不定关系还能更进一步,还能成为笔友什么的。说实在的,她真的很想要攀上顾晗,但是对方太过冷淡,根本不给她机会。

拿到地址后,顾晗没有再耽搁,直接回了宾馆。回到宾馆后,陈秀想到那旧衣服的事情,忍不住对着顾晗问道:“阿晗,你觉得那卖旧衣服的老板对吗?”在她的从小到大的教育中,这种就是投机倒把,欺骗民众的行为。

顾晗知道陈秀是怎么想的,只是笑笑道:“陈姐,你觉得那些衣服洗过后会和新的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陈秀摇摇头道。

“你能看出来,买那些衣服的人自然也能看出来,可是她们看出来了,还是愿意花这么多的钱买那些衣服,是因为她们愿意,就像那个老板说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本身就是件你情我愿的事情。”顾晗说完后,看着陈秀皱眉,又接着道:“这种情况你放心,不会长久存在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来到大陆建厂和售卖衣服的厂家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卖旧衣服的生意可能会红火一两年,但是不会长久存在,它们早晚会被那些物美价廉的衣服淘汰出市场。”

陈秀听到这些卖旧衣服的会被淘汰,明显舒服了很多。

“阿晗,我们明天去什么地方?”陈秀问道。

“陈姐你去找个当地的向导,我们明日去下面的县和乡转转。”顾晗对着对着旁边的陈秀说。如今的公社已经全部改成了乡镇政府,想要写出一份真实的报告不是那么容易的,顾晗需要多了解这个改革开放前端的城市。

“好的。”陈秀点头。

向导在这个年代并不好找,但是顾晗有着宁老爷子给的各种介绍信,比如她现在的身份,就是京市少年报的一名小记者,所以陈秀拿着这封介绍信去当地政府,当地政府还是给顾晗安排了一名陪同人员,看着顾晗和陈秀都是女同志,他们便派了一名男同志,男同志体力好,想着帮顾晗和陈秀跑跑腿,能够照顾两人。

“我叫王志,这就是宁同学了吧。”王志是个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很是热情。

顾晗笑着点头道:“我是宁晗,接下来就麻烦王同志了。”

“应该的。”王志帮着陈秀拿着东西,然后问道:“听说你们要去福安县付家村,今天市里去县里的就只有一班车,咱们可要抓紧了,不然到时候可赶不上车了。”

这个年代县里每天还是有一班车发往市里的,主要是给县里的干部来市里办事。

“王同志,我听说付家村是改革开放的试点,您能跟我们说说那里的情况吗?”顾晗上了车后,对着旁边的王志问道。

“付家村?那可有话说了。”王志说起付家村还是一脸羡慕的样子,“那个村子原来就是个普通的村子,后来有一个港城来的富商要在咱们这建一个塑胶厂,招了本地的不少工人,虽说累些,但是比我们这些人挣得可是多多了。”

顾晗点头,她听说过一开始□□十年代的南方,工作十分累,流水线工作,加班基本上是常态,但是比起内陆的工资,这里的工资一个月足以顶的上普通百姓一年的工资了。

很多人,在南方打个一两年的工,回家后都能盖栋房子了,这在这个时代来讲,一点都不夸张。

就这样顾晗一边记录着王志说的话,一边思索,等到他们来到付家村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只能住在乡里的招待所,比起南市的招待所,这里的环境显然差了太多,一个屋里有□□张床,到处都是人,不过顾晗也没有在意,她来这是考察的,又不是来享受的。

接下来,顾晗跟着王志来到了付家村,有王志在,付家村的村委书记还是很热情的。

“我想要四处转转,不是知道可不可以?”顾晗笑着问道。

“可以,你随便转,只是那边的塑胶厂你可能进不去,那里都是要工作牌的。”村长道,他接待过来他们这考察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很多人都是冲着那塑胶厂去的。

“我不去那。”顾晗笑道。

“那行,你随便转。”村长听到顾晗没给他出难题,还是很大方地道:“有事你就来找我。”

顾晗道了一声谢后,就带着陈秀离开了,她没让王志跟着他们。

走在付家村的路上,她能够发现这里和其他村子的区别,比如这脚底下踩得路,在现在华夏大部分地方都是土路的情况下,这里一个小村庄铺的居然是水泥路。

顾晗毫不犹豫地拍了一张照片。

除了地上,还有这里的房屋,比起其他地方土墙盖成的房屋,这里的房屋已经是砖头盖成的瓦房了,可谓是领先全国。

顾晗带着陈秀叩响了一个房门,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所以屋子里大部分都有人。

开门的是一位二三十岁的妇女,本来对顾晗还有些防备,但是听到顾晗愿意给她们拍照片,特别是顾晗举着她的照相机,妇人便笑着请她们进来了。

顾晗进门后,看着院子里的孩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递给妇人,道:“给孩子们吃。”

妇人听后更开心了,搬着板凳让顾晗坐下,然后给了孩子一人一个糖果后,剩下的都装在了罐子里。

“您怎么称呼?”顾晗笑道。

“我娘家姓尤,你们叫我一声尤嫂子就好。”尤嫂子笑着道。

“尤嫂子,今天打扰了。”顾晗笑着说道。

陈秀发现,当顾晗想要亲近一个人的时候,身上的淡漠冷清,全部都消失不见,很容易让人产生亲近的感觉。

“也算不得什么打扰。”说完后,尤嫂子给顾晗和陈秀倒了一杯水,说道:“我们这也经常有外人来,都是奔着咱们这的场子来的。”

顾晗笑着接话道:“我看您家里除了孩子都不在家,是都去厂子里上班了吗?”

“都去了。”说到这尤嫂子连山还露出了笑容道:“虽说有些累,但是给的钱也多,我家男人和我公公都去了,我婆婆走得早,家里孩子没人带,不然我也去厂里干活了。”

“您觉得场子建成后是好还是不好?”顾晗问道。

“当然好了。”尤嫂子没有犹豫地说道:“自从有了这厂子后,家家户户都有了钱,也能吃饱犯了,过年的时候也能做件新衣服了,家里的房子也都重新盖了。”

“不是说工作很累吗?”顾晗又问道。

“种地不也是一样累?”尤嫂子说道:“种地一年到两头也没几个钱。有了厂子,最起码能多挣点钱,想要过上好日子,累些也不算什么。”

说完后,尤嫂子还叹了一口,道:“我反正是不想过以前那样的日子了,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再受那样的罪。”

顾晗将尤嫂子的这些话一一记录下来,人一旦能有更好的生活,就会努力去实现这样的生活,再苦再累也都值得,华夏几十年后的高速发展,就是一辈辈不怕苦不怕累的华夏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顾晗最后给尤嫂子和她的孩子都拍了照片,然后承诺洗好后会让人寄过来,才离开。

第118章:女配沉迷政坛风云5

顾晗除了南省外,还调查了其他沿海的城市,等到顾晗回到京市,见到宁老爷子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了。

宁老爷子看着手中的这份资料,这比任何一份到他手上的报告都要全面详细,真实,特别是后者,真实,是他最想要看到的。

若是这两个月没有交流,宁老爷子看到这份报告一定是震惊的,因为这实在是不像一个初中生该有的水平,就是他旁边的那些公务人员也不一样有这水平。

但是经过近两个月的交流,宁老爷子对孙女的认知有一个极大的上升,所以对于这份报告除了惊艳,也没有特别的震惊。不过,这报告里面的内容却足以让宁老爷子重视。

看完报告后,宁老爷子对着孙女问道:“怎么样?这两个月出去有什么想法?”

“收获很多,特别是南方的状况和北方相差很大,甚至和一些偏远地方比,像是活在两个时代里。”顾晗说道:“现在的南方工业发展已经拉开序幕,引进了外资,但是很多内陆企业,除了一些国企外,百姓只能靠种田获得微薄的收入。”

“但是你也看到了随着外商的进入,工厂的建立,很多弊端也在出现。”宁老爷子指着顾晗报告上的内容说道:“你自己也在报告中说了,就像你列举的南市的这个塑胶厂,污染问题严重,而且当地的人为了在塑胶厂上班领到高昂的工资,很多人连地都不种了,要是大家都有样学样,那这地不种了,到时候粮食哪里来?”

顾晗看到宁老爷子一下就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这也是后世华夏面临的突出问题,现在的粮食产量还不高,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去种地,才能维持华夏这么多百姓的粮食供给。

在后世,也是因为工厂越来越多,很多年轻力壮的农民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家里种地的都变成了留守在家的老人。甚至为了保证足够的粮田,华夏政府要求必须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

“我若是记得没错,我国早就已经改良水稻种子,新型的杂交水稻已经增产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我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产量还会提高。”顾晗说道:“而且日后未尝不会有人愿意去种田,种田也可以有着很多的收益。像在美国,工业如此发达,农场主不还是存在?”

gu903();“虽然我们和美国的国情有着很大的差矣,机械化种田的水平也不高,但是我想说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本一亩地需要一家的人料理,现在一亩地也许一个人就够了,而且日后还会更少,那么闲置的劳动力怎么办?”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