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故地(1)_行走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11ei.com

“一国两制”在当今中国社会可谓家喻户晓。其实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早就已有了“一国两制”。在宋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就创世纪地实施了这一制度。

辽太宗耶律德光正式从后晋接收了燕云十六州之后,随着辽的疆域不断扩展,各民族生产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也日益明显,尤其是契丹人的游牧文明与中原汉人的农耕文明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寻求一个并存不悖的制度困扰着辽的统治者,也给辽中央的统治带来艰巨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辽太宗推出了一项新的政策,即“因俗而治”,并确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就是辽朝“一国两制”。

在947年的时候,辽世宗耶律阮又分设立了北枢密院与南枢密院,至此,这一国两制下的北、南面官系统开始发展完备。

契丹人认为日出的东方最尊贵神圣,皇帝的宫帐皆坐西朝东,而管理契丹和汉人的两套官署就分列于宫帐的左右两侧,北、南官制之名便由此得来。北面官掌握一切契丹军政大权,官员一律是契丹贵族;南面官主要管理民政,官员主要是汉人,但也杂以其它民族和契丹贵族。

这也为什么萧元佐给韩清说萧排押的时候,说的是北府宰相。

而在幽云地区则沿用唐制,称为南面官制。

听着孙侯馆的馆伴使李丰介绍南京的周边景象以及风土人情,韩清才知道路上看见的那条河原来是萧绰萧太后让人挖的人工河,这条河是为了确保南京一带军民的粮食供应。

河面上运粮的小船来来往往的让他十分好奇。自己前世的时候在通州没见过这河啊。

到了晚上,路振和杨喜与南京的有头脸的人物继续吃饭喝酒,韩清则吃了一碗的羊肉之后被萧月茹喊进去教她。

这小妮子自从上次被韩清握着手教了马头琴的演奏之法,一路上居然话变得少了。到了驿馆里也是不在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只是听韩清讲解,她再接过来琴练习。

韩清和孙侯馆的馆伴使李丰问询了一下这里的管辖状况,并且好奇这李丰的姓名。他原以为李丰是汉人,幽云十六州划给契丹之后,这里的人民也归辽国管辖,所以认为李丰是久居契丹的汉人。

契丹族发源于我国辽河流域及内蒙古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一带,是鲜卑族的一部族柔然人延续下来的,契丹一词在契丹语里是“镔铁”的意思,代表契丹乃是镔铁战士。

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外蒙古、中国的东北全境、内蒙古东部、华北一部分,还有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面积粗略估计在45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当有600多万,军队接近30万。辽是亚洲史上浓重的一笔。

阿拉伯人直到13世纪,还把中国称为契丹(Cathay),直到二十一世纪,俄文中的“契丹”(Китай)还是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

契丹人只是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这李丰的姓氏是怎么回事?

李丰解释说契丹人除了用本族的耶律和萧两姓以外,还接受过中原王朝的赐姓。契丹建国前曾附于中原唐朝,一些上层人物便接受唐朝赐予的李姓。此外还有孙姓,后来进入契丹萧姓。

韩清听了以后大呼“涨姿势,涨姿势!”

第二天一早,幽州刺史领着当地名流在孙侯馆一起把盏,席间开始出现了火药味,原因是宋朝的使节话语里总是带着收复十六洲的味道,而辽国则是寸土不让的回击。

宋朝从礼法来说辽国,辽国则从自己的兵强马壮来证明宋的孱弱。双方吃吃喝喝乐呵着,但是互相打嘴仗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照旧。

韩清则是想出去看看辽国统治下的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看萧元佐与路振等人忙着吃喝扯皮,就邀了李丰和自己出去。

想不到那小妮子也要跟着,临上马车时候小妮子走到跟前看着韩清,一句话不说,弄得韩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丰是好奇韩清怎么能和宰相的宝贝女儿这么亲近。

“我要坐你的铁马车!”小妮子鼓足了勇气低着头说。

韩清看了看李丰,又看看她身后虎视眈眈的侍卫,挠了挠头又看看萧月茹的两轮的宝马香车,“人家小姑娘的香车如同绣房一样,不能随便上吧?再说了我一男的坐一女子香车不太合适”他暗自思忖了一下,就对着李丰说道:“韩某可否与李大使同乘一车?”

“馆内有空余车辆,可供韩医证驱使”李丰看看韩清又看看萧月茹。萧月茹听到这句话扭头就往馆里走,弄得韩李二人又是面面相觑,什么个情况?

只见小妮子抱着马头琴出来,直接上了韩清的四轮马车,车内传出她的婉转莹啼:“这车很宽敞,足可以坐下四个人,你上车来教我继续学潮尔。”

gu903();韩清看看李丰,又看看车旁边的冷漠的侍卫,“你们若是拦着我,我就不上去。”他心里暗暗说着,朝马车走去。周围的侍卫仍旧冷漠,仿佛空气一般。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