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星裁立刻带兵上前将头目按倒,再不服气就捆起来,用绳索牵着行走。
一开始惹来不少纠纷,降世军不认吴王,徐础也不解释,不提自己已被降世王收为弟子并得到神棒,更不提他有黄铁娘做“后盾”,只是一味强硬,要求大小头目听命,好几次刀兵相向,他也不肯退让。
降世军为躲避官兵而初入东都,人心涣散,数量虽多,却不占上风,徐础坚持了一会,拒绝从命的人越来越少,之前不服气的头目,也央人过来认错求情,希望解开身上的绳索。
在大街上来回巡视一圈,徐础收集到三百余名大小头目,还有更多的头目不知去向,他也不找了,当街向头目们分发旗帜,人手一面,写上籍贯、姓名与绰号,告诫他们:“天黑之前,我会挨处查看,旗帜丢失或是没带在身上,一律问斩。”
头目们牢牢抓住分给自己的旗帜,纷纷点头。
徐础再给每名头目分派一名吴兵充当向导,然后指定去向,大都在西城,吴兵就对那一片比较熟悉。
得到向导和位置的头目,扯着旗帜回到街上,叫唤部下兵卒及其家人跟自己走,只喊一圈,不许滞留,再有后来者,可以向吴王兵卒打听头目去向。
街上的人变得少些,徐础开始将降世军分配到东、南两个方向,交由马维与沈耽处置,那两人比他更熟东都街巷。
刘有终与郭时风没走,要来笔墨,一个在旗帜上写字,一个将头目去向记录在册,纸张不够,就写在临街的门板上,然后拆下门板,由士兵扛着。
孟僧伦叫来更多吴兵,确保执政身边随时有人可用。
城外的人还在涌来,多少有些秩序,不再是乱成一团,越往后,贫弱的百姓越多,徐础将他们分派给曹神洗安置。
将近午时,城门附近终于不再是人山人海。
许多头目自行跑来领取旗帜,一见到吴王就跪地磕头,因为消息已经传开,降世王传位给女婿,吴王就是降世军的新首领。
徐础没必要辩解,专注于分派进城将士,到了后期,有意向东、南方向多分一些,免除沈耽与马维的戒心。
刘有终与郭时风没提出过异议,一直留在徐础身边。
宁抱关带人回来了,依然是那一副冷峻神情,高声道:“小股官兵,不足为惧,还在长围以外,一时半会到不了。”
街上的百姓发出阵阵欢呼,坚信宁王能够再次击败官兵。
宁抱关来到徐础近前,跳下马,脸上挂着霜雪,一开口嘴里往外冒白气,“长围已被攻破,天黑之前,官兵必至。”
“哪来的官兵?”徐础最关心这件事。
“打着九州旗号,但我看他们来的方向,应该是冀州兵。”
“嘿,邺城这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吗?”徐础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脸上不动声色。
“利在东都,谁也别想坐收。”宁抱关看看街道,“吴王安置的降世军?”
“嗯,我没在北城留人,这边比较乱。”
“只要没送去皇宫就好。”
“一个也没送。”
宁抱关望向皇城,“薛六儿此刻大概正在后悔,等到官兵一到,他又会来求你。”
“求人不如求己。诸王今日本应聚会,不如现在就见面,商议对策。”
“好,还在大将军府?”
“嗯。”
“我稍后就去。”
刘有终、郭时风告辞,去请自家主公,孟僧伦则去邀请蜀王甘招。
除了躲在宫里的降世王,诸王都没闲着,宁王出城查看敌情,得勇猛无畏之名,吴王安置进城者,得临危不乱之名,晋、梁二王安排迅速而得当,收编诸军,令众人满意,得招贤纳士之名,蜀王亲自迎接投奔者,优先安置将士家眷,得宅心仁厚之名。
降世王的一大良机,就这样转到诸王手中。
在大将军府里聚会的时候,谁也没提起宫里的薛六甲,他们现在面对新的威胁。
“当务之急,是选一位军主,令诸王合力。”沈耽首先提出建议。
徐础道:“宁王原是主帅,可以继续担任,不必再选。”
宁抱关心里清楚,经过入城第一次聚会时的事情,自己得不到晋王的原谅与支持,于是摇头,“我可以守城,可以为诸王先锋,但是做不了主帅。上次勉强担任,出主意的也是吴王。我推荐吴王,他有降世军头目名录,指挥起来也比较方便。”
“吴王可以,晋军愿唯吴王马首是瞻。”沈耽也知道自己不会得到宁抱关的支持。
马维与甘招更没话说,他们都分得大批降世军将士,对徐础没有疑心。
徐础再不客气,拱手接受军主之职,与诸王定约,压抑心中的兴奋,将新婚妻子薛金摇忘在了脑后。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