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眼泪,把你们母亲收拾好,赶紧的给她换衣服,不然就迟了!”一位眼看着就要六十的老表上前,劝说着众人。
依仙霞贯的规矩,人在临死弥留之际,他(她)的亲人后辈应给他(她)梳洗,换上寿衣,否则一旦断了气,尸体僵硬,这些活计就会不好做。
长者发声,壮婶的儿女、女婿赶紧的停了哭声,抹了眼泪前去准备。
在众人的帮忙下,只是一小会儿时间便烧了温水,买了寿衣,将朱学休等男子和闲杂人员从壮婶的房间里请了出来,几位妇人进去给壮婶梳洗,更换衣裳。
房门紧闭,看着之前穿进去的大红寿衣,朱学休禁不住的再一次泪水涟涟,他晓得从此之后,仙霞贯闻名的砻一样的壮婶再也没有了。
光裕堂的族人和仙霞贯乡亲再也看不到小山一样的身材、圆滚滚的身子向你‘滚’过来要找你评理或者动粗的中年妇女,院子里的后院再看不到有人敢拿着锅铲或者烧火棍追赶朱学休的长者,光裕堂祖堂再也没有了威风八面,说话吹唢呐一样高调的大厨。
某些事物,人总是要在即将失去,或者已经失去的时候才能更加的珍惜,朱学休泪眼朦胧,好不后悔。
他后悔自己后知后觉,没有发现壮婶把自己饿着也要喂饱两个外孙的行为;他后悔自己得知了详情,却依旧顾着怕他人非议而为难他的举动,这些顾虑让这位非亲似亲的亲人永远离开了他。
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壮婶,朱学休浑身酸涩,似乎被无形中抽去了所有的力量,站也站不稳,踉跄连连,好不容易在管清心的照顾下回到了院子里,却是大病一场,高烧连连。
朱学休一病就病了半个月,病好之后也是精神欠佳、哈欠连天,只是日子还是得一天一天的过下去,仙霞贯老百姓还得继续生活。
接着在床(和谐)榻上又躺了半个月,朱学休终于是好了,出现在光裕堂的田野里,以及仙霞贯(观)的大街小巷。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是许多后世人说过的话。
然而在仙霞贯、在那个年代,贫穷并没有限制老百姓的想象力,反而激发他们的激(和谐)情,许多前所未有,朱学休根本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很少看见有人食用的东西变成了食物。
植耳草、仙人草等艾草采回来,把雷公屎变成食物,这已老传统,如今仙霞贯的百生更是把山上东一朵一西朵的黄栀子花,被孩子们摘回来,有时候妇女也上山采摘,变成了八仙桌上的食物。连菜田里正在生长的长豆角的叶子被摘了回来,并从此有了传说。
传说中的故事里,某地某年大荒,颗粒无收,百姓们没有食粮,于是一对佃户只好将自家的豆角拿到地主家里抵租,自己一家人只能摘取豆角的叶子进食,然而最后地主一家死了,而佃户一家人却是活得好好的。
于是,仙霞贯的这个故事从解放前一直流传到解放后,从旧社会流传到新世纪,在二十一世初年,还有许多仙霞贯的孩子,在华母的嘴里听到了这个传说。
百姓们从这个故事里得知并认为豆角的叶子比长豆角本身更有营养,因此,仙霞贯菜地里的豆角从此变得光秃秃,豆角架上一片叶子也没有。
青青的长豆角叶子没了,接着是茄叶,然后田埂上刚刚开枝发出青叶黄豆苗被乡亲们摘了回来,变成了光秃秃的枝桠。
他从来也没有想过,粮食能够这样变出来,果然是人穷办法多,人为了生存,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朱学休为此大开眼界,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
明明不够的粮食,硬是被乡亲们撑到了收获。
仙霞贯一片热火朝天,终于迎来了民国四十三年夏稻的收割。
新米入口的那一天,许多人感动的泪水涟涟,泪涕齐流,感动交加,然而朱学休却是沉默不语,感觉学到了许多许多。
()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wap.11ei.com